为积极响应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在临床诊疗领域的深度融合,并为患者提供更为卓越医疗服务,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于近日设立国内首个“胸外科机器人手术门诊”。此举旨在以“精准、微创、安全”为核心理念,依托国际领先手术机器人系统,为广大胸外科疾病患者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智能诊疗解决方案,树立胸外科疾病智能诊疗新典范。
门诊特点
相较于传统胸外科门诊,“胸外科机器人手术门诊”不仅是诊疗模式的升级,更是理念与技术的飞跃。
(1)专属诊疗通道:本门诊专注于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的咨询、评估与规划,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机器人手术相关服务,有别于普通门诊的普适性诊疗。
(2)全程个性化管理:门诊将人工智能辅助技术与胸外科手术深度结合,实现术前精准评估、个性化手术规划、术中微创操作以及术后全程管理的无缝衔接。患者将享受到从初步咨询到康复随访的一站式、定制化服务,远超普通门诊的常规诊疗范畴。
(3)面对面科普宣教:门诊将定期开展机器人手术面对面科普交流,加强机器人手术模式特点的宣教,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深入了解机器人手术的优势、流程及注意事项,消除疑虑,增强信心,这是普通门诊难以提供的特色服务。
迈向精准、微创、个体化的新纪元 近年来,胸外科疾病的治疗理念正经历深刻变革,从传统的“单孔切口”模式向更加精准、微创、个体化的方向发展。“胸外科机器人手术门诊”正是这一趋势的杰出代表。手术机器人凭借其高清立体视野、灵活精密的机械臂和稳定可控的操作,能够在狭小复杂的胸腔空间内完成传统手术难以企及的精细解剖与精准切除,显著减少手术创伤,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 本门诊将人工智能辅助技术与胸外科手术深度融合,构建一个集术前精准评估、个性化手术规划、术中微创操作、术后全程管理于一体的综合诊疗体系。依托国内外先进手术机器人系统和专业胸外科机器人手术医生团队,致力于与患者开展深入的机器人手术科普交流,全面宣讲机器人手术模式的独特优势与特点,为广大胸外科患者带来更高效、更舒适、更安全的全新诊疗体验。 机器人手术卓越优势: (1)极致精准操作:机械臂可实现7个自由度灵活旋转,突破人手生理极限,在狭小胸腔内完成毫米级的精细操作,确保病灶彻底清除,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 (2)显著创伤更小:微小切口及乳晕隐匿性切口,大幅减少术中出血、术后疼痛,降低感染和并发症风险,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 (3)超清晰视野:提供3D高清放大术野,使外科医生能够清晰辨识细微结构,实现更彻底的病灶清除,并最大限度地保护重要神经和血管。 (4)广泛适应症:涵盖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外科常见及复杂疾病,为更多患者带来微创治疗的希望。 “机器人手术”并非机器独立操作 关于“机器人手术”的误解,我们需要澄清。目前临床应用的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已历经多年更新迭代,技术成熟可靠。实际上,机器人操作辅助系统是外科医生通过精密的控制台,遥控“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手术。机械臂无法脱离医生的手单独操作,真正的“操盘手”始终是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相反,正是借助机器人系统提供的强大辅助功能,外科医生才得以突破传统手术的局限,完成以往无法实现、更加精细与巧妙的复杂操作。 哪些患者是机器人手术的理想选择? 胸外科常见疾病如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等,均为机器人手术的主要适应证。与传统开胸或胸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对患者体质无额外特殊要求,只要术前评估符合常规外科手术的功能要求,均可积极考虑采用。鉴于机器人手术具有更佳的手术视野、更灵活的操作臂,带来的手术精准、创伤小、康复快等显著特点,尤其适用于: (1)高难度复杂手术:如肿瘤位置刁钻、需要进行精准肺段/亚段切除、手术涉及复杂解剖重建,以及局部晚期肿瘤新辅助治疗后的高难度手术。 (2)特殊患者群体:对于高龄、体重大或伴有多发基础疾病的患者,机器人手术的快速康复优势使其更为友好,有望让更多传统意义上临界于无法耐受外科手术高风险的患者,也能有机会接受到精准的微创外科治疗。 胸外科机器人手术门诊欢迎以下患者前来就诊: (1)明确诊断或高度怀疑胸外科肿瘤者:确诊肺癌或肺结节疑是早期肺癌(尤其是需复杂肺段/肺叶切除者);食管癌(一次性体位食管癌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优势明显);纵隔肿瘤(如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等。 (2)传统手术高风险人群: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心肺功能较差、肥胖或胸腔粘连等,经多学科会诊评估后适合手术的患者。 (3)追求微创与加速康复的患者:以及部分机器人手术后的随访患者,以获得更专业的术后管理和指导。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