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技术

国际首例!口腔机器人联合数字化3D导板行颌骨截骨与重建手术完成

发布时间:2025-05-09 来源:医械一线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口腔科完成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医学突破——由陈安威教授领衔的多学科团队,成功实施首例“口腔手术机器人联合数字化3D打印导板”的下颌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手术。这项融合人工智能与精准医疗的创新技术,为复杂颌面外科手术树立了全新标杆。




01








技术突破:机器人与3D打印的“黄金组合”


患者为49岁女性,因发现下颌骨肿瘤前来齐鲁医院就诊。经详细检查,肿瘤已侵犯下颌骨,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导致下颌骨呈现多孔样压迫吸收改变。为彻底切除肿瘤,需进行部分颌骨节段性截骨,截骨后还需进行骨重建以恢复下颌骨原有的外形和功能。


微信图片_20250509153632.png


术前,手术团队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精心设计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基于患者CT数据完成颌骨的三维重建,构建出精准的患者颌骨三维模型,进而实现截骨路径和骨块形态的个性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团队设计并制作了精准固位的3D打印导板,将手术设计数据准确输入机器人系统,并成功进行了术前模拟手术,为实际手术操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术中,手术团队启用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机器人导航,精准地将导板安装至预定位置,随后机器人自主操控机械臂进行手术截骨操作。在机器人的精准引导下,安全地切除了病变累及的颌骨区域。随后,利用机器人导航完成精确的腓骨重建下颌骨操作。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CT复查测量结果显示,手术完全达到了术前设计的精度要求。

术中,机器人系统展现三大核心优势:

  • 亚毫米级精准导航:机械臂通过实时影像引导,将导板误差控制在0.2mm以内

  • 自主截骨系统:替代人工操作完成病变区域切除,避免手术器械热损伤

  • 闭环验证机制:实现“术前规划-术中执行-术后验证”的智能闭环

    术后CT复查显示,重建后的下颌骨形态与功能恢复达到设计预期,患者术后3天即可进食流食,未出现传统手术常见的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

    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标志着手术机器人联合精准定位3D打印颌骨导板在颌骨截骨与重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颌骨肿瘤及颌骨畸形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精准、高效且安全的截骨与重建治疗模式。




    02








    迈入“数智化”新时代


    陈安威教授指出,颌骨作为承载牙齿的骨骼,是人体中结构最为特殊的骨骼形式之一,承担着咬合与咀嚼等重要功能。因此,颌骨截骨与重建手术对精确度的要求极高。目前,基于CT数据的3D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颌骨手术领域,通过构建患者颌骨的三维模型,能够实现截骨路径和骨块形态的个性化设计。按照截骨设计要求生产的3D导板在术中可辅助术者实现手术设计意图,这一模式已成为较为成熟的手术方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导板需通过人工放置并固定于术区表面,其放置过程中可能受到材料变形、视觉定位误差以及放置骨面滑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截骨与骨重建结果与术前设计存在一定误差。

    相比之下,机器人手术通过“术前规划—术中操作—术后验证”的闭环系统完成整个手术过程,是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的先进产物。但目前,手术机器人的术中操作过程尚处于临床初步应用阶段,其操作过程仍需人工进行强监督。本手术团队创造性地将机器人技术与3D打印导板技术的优势进行整合,在术中通过两项技术的互相验证及监督,确保了手术的精准实施。据齐鲁医院文献查新显示,这是国际上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该手术方式。

    该手术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齐鲁医院口腔科在技术领域正式迈入“数智化”新时代,是口腔科在加强学科建设、推动新技术创新应用以及促进医工交叉融合方面的重要体现。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