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斯特拉斯堡会议中心,机器人外科学会(SRS)年会现场。
梁霄教授的手指在操作台上移动,万籁俱寂。
一万公里外,中国杭州手术室里,机械臂同步划开80岁患者吴先生的腹腔。
一场跨越洲际的生命救援,正式启动!
50分钟后,掌声雷动。
屏幕上清晰显示:
肝癌左叶成功切除。
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的近20000名医疗专家,共同见证了这台改写医学史的手术。
极限挑战,万水千山的手术突破
80岁的吴先生静静躺在杭州手术台上时,他复杂的病史令全球顶尖外科专家屏息。
慢性乙型肝炎20年、14年前肝癌开腹手术史、半年前颈动脉手术与放射治疗……
层层叠加的健康危机,让他的肝脏成为布满疤痕的“雷区”。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其复杂的血管和胆管系统构成天然手术屏障。
在万公里外操作,网络延迟0.1秒就可能引发致命风险。
当梁霄教授在法国会场握紧操控杆,整个医疗界都在审视这场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手术室里,国产图迈机器人的机械臂灵巧翻转。
分离粘连组织、探查癌变病灶、精准规划切除范围……
梁霄的每个指令,通过5G网络飞越亚欧大陆。
斯特拉斯堡会场大屏上,50分钟的手术过程行云流水。
两地团队语音交互清晰流畅,仿佛共处一室。
当最后一片癌变组织被清除,法国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Excellent(棒极了)”的赞叹,此起彼伏!
多国专家起立致敬的镜头,成为中国医疗科技最有力的国际代言。
十年磨剑,远程外科的中国之路
这台洲际手术,并非孤勇者的冒险。
2023年2月,新疆阿拉尔手术室里,浙大邵逸夫医院团队操作国产机器人完成中国首例5G超远程胆囊切除,首次验证“医生在杭州,手术在边疆”的可行性。
此后两年间,邵逸夫医院连续突破技术禁区:
全球首例5G超远程左肝外叶切除、右半肝切除、保留脾脏胰腺肿瘤切除……
当这些高难度手术相继成功,医疗界终于看清中国团队的战略布局:
构建无边界手术室。
在蔡秀军院长带领下,医院悄然建成远程手术的成熟体系:
多个院区实现机器人手术常态化;
推出首部《5G远程机器人肝胆胰手术中国专家共识》;
更与新疆、浙江山区建立远程医疗“生态圈”,让智能B超、联合门诊直通基层。
手术联盟网络,覆盖基层医院。
曾经遥不可及的顶尖技术,正成为县城医院的标配。
无界未来,手术刀尖上的革命
这场洲际手术的核心装备——国产图迈机器人,其7自由度机械臂的灵活已媲美人手。
机械臂过滤操作者手部震颤,10-15倍放大视野实现毫米级精度,使远程手术比传统操作更精细。
手术机器人正经历从“操作工具”到“医疗平台”的质变跃迁。
当梁霄教授在法国会场与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副院长李哲勇实时探讨器械选择时,手术室已成全球医生共享的“云端平台”。
在新疆阿拉尔,在浙江江山,在福建县域医院,远程手术联盟编织着医疗公平网络。
山区老人无需奔波千里,就能接受顶尖专家手术——
技术最终指向的,是每个生命平等获取健康的权利。
当斯特拉斯堡的掌声渐息,一个全新医疗时代已然揭幕:
外科医生突破地理囚笼,手术刀光穿越山河大海。
无影灯下,万水千山终成坦途。
当医疗资源如阳光穿透云层洒向边疆、海岛、山村,每一台远程手术机闪烁的绿灯,都在为生命公平写下新的刻度!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