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技术

AI医疗在内5项技术迎来利好

发布时间:2022-06-13 来源: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对各级医院限制使用的医疗技术目录进行了调整。

这是2017年国家卫健委首次发布《限制临床应用目录》后的首次更新,意味着大量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的应用范围将有所调整。

限制临床技术是指那些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和人员要求高的技术。这些技术有的需要消耗稀缺资源,有的涉及重大伦理风险,因此应加强监管。这种技术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应用的,也就是不是每个医院都有能力做。

最新版《国家限制技术目录》包含12项技术,其中两项新技术是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自体器官移植。

资讯|卫健委新规:AI医疗等五项技术迎利好-知止医疗网

业内比较关注的是取消的5项限制技术,包括异体皮肤移植、肿瘤深部热疗及全身热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颅面畸形的颅面外科矫治和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联合颅面根治术。这意味着这五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如坤医疗、畅想医疗、科亚医疗、盈通医疗等一批从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企业。AI辅助诊断的放开,可能会带来一轮机会。

卫生局注意到,此次调整的限制性技术中保留了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该技术是指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技术,包括机器人、腹腔镜机器人、内窥镜机器人等。

卫健委对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提出了多项要求,如10年以上临床诊疗经验,床位不少于50张,每年手术不少于1000例;开展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的医师,需要具有10年以上三级甲等医院相关专科临床诊疗经验,需要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这些严格的规定可能意味着相关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受到限制。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