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如何尽可能提高螺钉置入通道的安全性和精确性?……骨科手术这些困扰医患的难题有了新突破!
昨天(8月1日),记者从高新区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获悉,园内企业铸正机器人于近日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椎板减压机器人自主识切手术。
该手术系全球首次由机器人自主完成核心操作的脊柱手术,将骨科机器人手术从定位辅助提升到智能决策、自主操作的水平,是智慧骨科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科技赋能医疗的一次成功示范。
手术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李危石教授团队、铸正机器人团队共同完成。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胸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等退行性脊柱疾病高发,骨科手术量剧增,骨科机器人已经成为智慧骨科领域不可或缺的智能手术装备。
但是长期以来,骨科机器人在临床上的应用并未达到“精准定位”“减少病患痛苦”等实际效果。
苏州铸正机器人有限公司自2016年创立以来,就以手术机器人为核心,致力于提供骨科数字化全流程手术解决方案,打造导航定位+自主操作医疗机器人产品矩阵。
此次手术使用的脊柱椎板自主识切机器人系统,是铸正机器人参与主导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项目——“面向脊柱椎板切除手术的机器人系统”的重要成果。
“它的定位很精准,一下子就穿进去了。”
“一次穿刺精准度高,透视次数也能大幅降低,显著减少对医患的辐射伤害。”
“患者手术完成后,刀口处只需覆盖一张馄饨皮大小的创口贴,手术过程中失血量极少。”
“此次手术很成功,获得了专家团队和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铸正机器人市场部负责人万飞扬表示。
记者了解到,这套系统率先融合基于切削能量的人体组织识别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技术、精密机器人和导航位置跟踪技术,实现手术路径个性化智能规划、切削过程生物组织特征自动识别、骨组织精准自主切削等功能。
“系统将机器人技术引入椎板切除手术,量化医生的手术经验和操作,通过配置手术需要的技术和装备、规范操作流程,解决椎板切除操作中神经和脊髓损伤和手术机器人自主操作能力不足等难题。”万飞扬说,“它将骨科机器人手术从定位辅助提升到智能决策、自主操作的水平,为智慧骨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率先完成的世界首例椎板减压机器人自主识切手术临床案例,成为我国手术机器人系统迈向智能决策自主操作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该系统中采用的全球唯一的直观图像定位技术,摆脱了对光学跟踪的依赖。自研产品核心零部件,还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日前,铸正机器人已经获得了B轮融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加速公司骨科系列的产品打造,完善公司从导航定位机器人到自主操作机器人的全链条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涌现出了一批类似的创新型企业。比如,研发了国内唯一三类高技术壁垒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的心擎医疗;在国内首创可回收伞形腔静脉滤器的科塞尔医疗;国内首个获得正规注册临床准入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康多机器人等等。
截至目前,该园区已集聚近1000家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各类知识产权3482项,从业人员超万人,产业年产值连续多年保持30%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