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械网消息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深圳市罗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消化道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设备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该产品由电控单元、驱动装置、操作手单元组成,与该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消化道内窥镜组织钳配合使用,适用于食管、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对病变组织进行钳夹、提拉。
该产品为国内首个消化内镜整合型机器人,采用消化内镜外挂柔性机械臂,通过主从控制模式实现末端执行器4自由度运动,精确控制夹取位置与方向,并对有重复夹取需求的组织进行提拉,确保手术视野清晰,降低手术风险。该产品具有设计简洁、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对推进我国消化道早癌早诊早治,降低全社会消化道癌症医疗负担具有积极意义。
资料显示,罗伯医疗是一家进入产业化阶段的医疗机器人研发型企业,罗伯医疗初创于深圳,发展于杭州。现在罗伯已发展成医疗机器人领域技术及人才的输出地,在康复机器人制造,柔性机械臂、并联手术机器人设计及控制、力反馈、机器视觉、自动手术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并率先将这些技术用于康复机器设备和经自然腔道手术、超声诊断等临床领域。
据罗伯医疗表示,此次获批的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采用先进的外挂柔性机械臂设计,通过主从控制模式实现末端执行器的多自由度运动,并可在狭小的自然腔道内精确控制柔性臂的运动,确保手术安全高效的开展,显著降低手术风险。
其设计简洁、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不仅提升了手术效率,更为推进我国消化道早癌的早诊早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降低全社会消化道癌症医疗负担具有深远意义。
早在2024年底,罗伯医疗获得杭州国舜健恒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A+轮融资,劢柏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助力公司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EndoFaster的市场推广及多款创新医疗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导入。
据该公司介绍,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是目前手术机器人研发的重点和难点。罗伯医疗EndoFaster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全球领先的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之一,具有高控制精度、高灵活性和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点。该系统在消化内镜的外侧附着一根直径2.5mm的柔性机械手臂,为医生在狭小的腔内空间中提供“第三只手”。
随着EndoFaster进入临床,消化内镜手术也正式步入了手术机器人时代。多位业内专家表示EndoFaster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不仅在国内市场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未来还有望在拓展到国际市场。随着EndoFaster的上市应用和基于其平台的新品种耗材的推出,相信手术机器人技术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消化内镜手术的普世化和标准化,为消化内镜手术适应症从黏膜层扩展到浆膜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罗伯医疗全新研发产品——第二代双通道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EndoDreams系统,已于近期完成多次动物活体实验,计划于2024年4季度进入型式检验。未来,该系统不仅可以覆盖消化道手术的相应术式,还将扩展应用至泌尿,妇产等众多领域。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25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8%;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7.54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6.5%。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