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 > 行情

2030年医院床位数或超1000万,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

发布时间:2024-03-11 来源: 新康界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已经被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有关“你最关心的医疗卫生领域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2002人参与调查的青年受访群体中,56.9%的受访者期待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需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不断丰富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提升区域布局的均衡性。

01

如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和扩容下沉?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布局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强有关临床重点专科,破解群众跨区域就医难题。

据统计,前四批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了460多个专科、开展医疗新技术6200余项,患者外转就医平均较建设前下降了约3成。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工作,整合优化资源,探索为群众提供一体化、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卫健委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规划和布局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优质医疗资源的总量,提升区域布局的均衡性。

截至目前,已经设置了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时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经批复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医联体超过1.8万个,支持96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近5600个省级和1.4万个市县级临床专科建设项目,1163家县医院达到了三级医院服务能力,30个省份建成了省一级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全国批复设置了2700余家互联网医院。 

微信图片_20240311161712.png

来源:卫健委

下一步,将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一是还要设置一批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是做好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扩充优质临床专科资源,均衡专科资源布局;三是提升县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四是继续会同中央组织部做好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五是应用远程医疗技术强化对口帮扶工作。

02 

未来医疗资源配置将如何结构性调整?

医疗资源结构划分决定了各类型医疗机构的职责范围。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不断完善,未来,在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平稳的情况下,各类型医疗机构的责任范围、服务质量等将有调整。在传统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将构建出一个“以健康为中心”的卫生健康体系,满足居民的疾病治疗需求的同时,为居民提供全周期、多角度的健康管理服务。

微信图片_20240311161715.png

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康科技产业研究院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院数量达到36,976个,按医院等级划分,三级医院3,523个,二级医院11,145个,一级医院12,815个,未定级医院9,493个。值得注意的是,三级医院增长幅度较大,由2015年的2,123个增加到3,523个,增长了66%,这表明我国在持续推进高水平的医院建设。

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合计975万张,其中,医院床位数766万张,占78.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74万张,占17.9%。2010年至今,医院床位数的增长率总体下滑趋势较为明显,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增长率保持相对平稳。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推进,医院现有床位资源将会得到优化配置,但考虑到医院在分级诊疗中承担的核心作用,未来仍将是承接住院需求的主力,因此医院床位数仍将保持高位。

根据中康科技产业研究院编纂的《穿越周期:2023-2030中国健康产业预测》报告,预计未来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结构仍将以医院为主导,2030年医院床位数将达到1,032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将达到216万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医疗资源的调整,精准发力优质资源的挖掘呢?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