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运营管理,要以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以全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为工具。运营管理要兼顾业务和资源两个维度——制定业务目标和经济目标,制订业务计划,并据此做出资源预算(全面预算管理),关注业务流程和资源流动的流程(业务流程管理),记录业务数据和资源消耗的数据(成本),然后进行绩效评价(绩效管理)。
其中第(四)条“加强组织建设”强调了公立医院成立独立部门专职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运营管理部的具体工作与职责。
运营管理部职责
《指导意见》第(四)条“加强组织建设”指出:“医院应当明确负责运营管理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包括研究起草运营管理工作制度、计划、分析评价报告等;提出完善运营管理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绩效考核指标等意见建议;组织推动各项运营管理措施任务有效落实;组织开展运营效果分析评价,撰写运营效果分析报告等。医院应当充实运营管理部门人员力量,配备具有财务、审计、人事、医疗、护理、物价、医保、信息化、工程技术等知识背景的人员担任运营管理员。”
由上述运营管理部的定位,我们不难发现,运营管理部的职能复杂且多变,运营管理部不是替代某一个部门的职能,更像是各部门职能的综合体,帮助整合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院内外部满意度,进而增加医院效益。具体而言,运营管理部的职能可大致分为以下三方面。
二、决策支持:分析业务数据,提供决策支持 三、服务优化:完善内部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如何组建运营管理部 一、运营管理部的职责板块?
不同的定位和理解,有不同的职责定义。我们这里讨论的职责板块,是基于对“医院运营”的理解来进行思考的,主要内容如下:
10、负责医院运营管理队伍建设工作 二、职责板块的逻辑关系? 下面,说说这样划分或设置的逻辑关系。 (1)战略统领,分解计划,落实目标。
运营管理部统筹把控医院战略发展目标,从医院战略发展的目标,提出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关键任务。将年度计划,从医院发展角度,分解至各个部门,同时要与各部门分别沟通和确定每项年度计划的意义和目的,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配合关系。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医院重大改革,牵扯各方利益,传统部门架构下,除了一把手亲自推,一般部门根本推不动,但是运营部就是这样一个决策和改革推动的部门,就需要这样的整体规划职能。
(2)组织架构配套设置,预算、绩效齐上阵。
年度工作和任务确定后,就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那么“人”“财”“物”就得跟上。组织架构的设置,主要解决“谁办事”给“谁配人”的问题,干多少活配多少人,需要盘点年度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来完成任务。预算就是解决“干这么多事”需要“多少钱”的问题。而绩效,就是立“军令状”,任务完成则年底“论功行赏”,每个部门年初定了目标,院长年底开会验收就行,不用天天跟在后面催进度,亲力亲为,解放一把手的最佳方案。
(3)成本、信息、数据,都是基础设施。
全成本核算体系,是预算编制和医院各项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前提,是精细化管理前提,没有全成本核算体系,就没有统一的财务数据和考核依据。信息系统是现代医院管理的硬件基础,所有操作都是在系统完成,所有动作全部数字化,所有结果全部图形化展示,未来运营管理的必然趋势。所以,数据中心的统一管理,也是必须的。
(4)运营管理一通到底,须专业化人才队伍。
三、内部架构设置?
按照以上职能,内部设置,可参考:
运营管理部,部长1名,副部长2名,下设:
1. 规划科:战略规划、年度计划、目标责任书、组织架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需4-6人)
2. 成本核算科: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数据中心(需3-6人)
所以,这个部门不仅人员质量要求高,而且数量大,还有“权力”也大。
从运营管理的工作任务可以看出,对医院而言,每个人都是运营者。只是岗位不同,运营职责和任务不同。运营质量不仅取决于每个运营环节的效能和效率,也取决于运营体系的构建,以及运营体系中各团队的分工协同。
对于负责运营管理的职能部门而言,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困境:要么不懂业务,算不好业务账,不会制定业务目标,不会评估业务流程,不会客观评价业务活动;要么不懂经济,算不好经济账,不知道如何编制预算,不知道如何归集成本,不知道从哪几个方面制定经济指标并客观考核。
要解决这两种困境,要从两方面发力:第一,要依靠专家。业务的工作让业务部门的专家参与进来,经济的工作让财务部门的专家参与进来。第二,从本质上理解价值和效率。站在患者的角度,审视现有的流程,思考哪些是患者真正需要的,哪些是内部机构博弈衍生出来的。患者需要,而我们没有做的,就是新的业务增长点;患者不需要而我们在做,或者做得效率低,就是需要优化甚至剔除的环节。对流程进行优化、重塑、外包等,或许可以在提升患者体验的同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