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咨询 > 分析

医院如何冲刺互联互通“五乙”高地?

发布时间:2025-04-24 来源: CDSreport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型医院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理念,构建了涵盖HIS、LIS、EMR、RIS、PACS、ICU等在内的多套子系统。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如缺乏统一规划、资金短缺、标准缺失),这些系统多由不同厂商在不同时期开发,导致数据结构、开发语言、存储方式差异显著,系统间难以直接交换数据,形成“信息孤岛”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与高效利用,导致医院在资源调配、诊疗协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难以实现科学化运作。

互联互通水平提升空间较大
CDS REPORT  |PART 1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在提升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水平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研制了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及医疗健康业务系统的数据集、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等62项行业数据标准及其他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并发布了《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0年版)》(以下简称《测评方案》),通过定量、定性测评方式,将测评机构划分为1-3级、4级乙等、4级甲等、5级乙等、5级甲等共计7个等级,重点评估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标准化、互联互通标准化、互联互通应用效果等几个方面。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12月27日发布的《关于2023年度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结果公示的通知》,在参评得到16个区域和259家医院中,共有2个区域、17家医院获评五级乙等。

截至2024年底,互联互通测评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28个分级管理单位,全国范围内通过各批次测评的区域累计有232个,其中23个区域通过了五级乙等测评;通过各批次测评的医院累计有1287家,其中111家医院通过了五级乙等测评。

突破五级需要下什么功夫?
CDS REPORT  |PART 2

那么,要突破五级需要满足哪些要求?根据《测评方案》,五级乙等是在满足四级甲等要求的基础上,法定医学报告及健康体检共享文档需符合标准,平台需实现院内术语和字典的统一,实现与上级平台基于共享文档形式的交互,提供较为完善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初步实现基于平台的临床决策支持、闭环管理、大数据应用,医院信息平台的性能需满足接入上级信息平台的要求,初步实现与上级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五级甲等则是在满足五级乙等要求的基础上,医院信息平台需实现与上级信息平台进行丰富的交互,且医院信息平台的交互服务需完全满足医疗机构内部标准化的要求,医院与上级平台需实现术语和字典的统一,基于平台提供较为完善的临床决策支持、闭环管理,实现丰富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实现丰富的跨机构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应用。

具体而言,在应用建设情况及利用情况方面,医院需基于信息平台构建完善的闭环体系。其中,医嘱闭环管理是重要一环,涵盖口服用药、静脉药物、临床用血、其他用药以及医学会诊等多个细分领域,五级乙等要求至少实现3项闭环管理,五级甲等则需达到4项及以上。同时,重点业务闭环管理同样不可或缺,包括消毒供应、手术器械包全流程、手术麻醉、检验标本、生物样本、营养膳食以及危急值等关键环节,五级乙等需覆盖3项及以上,五级甲等则需5项及以上,以此确保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实现可追溯、可监控,全面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

临床知识库建设是支撑医疗决策的重要基石。医院需构建包含过程控制规则配置知识库、疾病医学术语知识库、药学知识库、辅助检查知识库、循证医学知识库、医学资料文献知识库,以及临床知识库统一管理平台。四级甲等要求至少满足以上2项,五级乙等需达到4项及以上,五级甲等则需5项及以上。

基于知识库的医疗辅助决策是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手段。根据《测评方案》,医院需提供临床预警提示、临床辅助诊断决策支持、辅助诊疗决策支持以及临床路径过程管理与效果监测等全方位服务。其中,达到五级乙等临床预警提示需不少于30个、五级甲等不少于50个预警节点。

在基于大数据的决策分析方面,医疗机构需建立临床用药预警、诊疗效果预警、VTE预警、传染病预警、血糖预警、急性肾损伤预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预警等多种预警机制,对医疗活动进行实时监控与风险评估,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全面的依据。五级乙等要求至少实现3类预警,五级甲等则需6类及以上。

微信图片_20250424144201.png

临床科研应用是医院信息平台的重要延伸。医院需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数据搜索系统、单中心科研系统、多中心科研系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重点学科专病库等科研平台,支撑临床科研创新。

此外,医院还需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数据建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数据搜索。五级乙等要求至少应用3项技术,五级甲等则需5项及以上。其他新兴技术如5G、影像AI、语音识别、视觉识别、区块链、物联网、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同上。

在临床服务系统接入方面,医院需确保接入门急诊挂号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电子化病历书写与管理系统、急诊临床信息系统、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临床检验系统、医学影像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病历质控系统以及专科电子病历系统均能与信息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四级甲等要求至少接入15个系统,五级乙等要求至少接入26个系统,五级甲等则需30个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备注说明中强调,尽管系统接入数量与医院等级的直接关联性不强,但它却深刻影响着医院整体信息化水平的综合评估,以及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协同判别。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院应尽可能全面地接入各类业务系统

总而言之,医疗机构不可盲目提升,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持续稳健发展。目前,四级仍是基础,应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逐步向更高等级迈进。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