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推进县域医疗资源整合与服务效能提升,国家层面正多措并举规范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建设。
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三部门联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2025)发布《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主要内容 《通知》分为两个部分。 区域医疗服务协同应用 包括医学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医学检验、病理诊断、远程会诊、消毒供应、医疗急救等7个资源共享中心的信息化功能。 便民惠民服务协同应用 包括电子健康卡应用、“互联网+诊疗”服务、“互联网+慢病”协同管理、“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约诊疗服务、中医智能辅诊服务、中药智能药学服务、基层缺药登记服务、居民用药监测服务等9项信息化功能。 医疗管理服务协同应用 包括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服务、合理用药审核及药事管理协同服务、医保业务协同服务、远程医学教育、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等5项信息化功能。 公共卫生服务协同应用 包括慢性病、老年健康、妇幼保健、疫苗接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其他卫生等业务协同服务的7项信息化功能。 基层医疗卫生综合管理 包括综合决策管理可视化展示和人力资源、财务、物资、药品耗材、行政、医共体绩效、医疗废弃物等统一协同管理的8项信息化功能。 典型案例 江苏省东台市 东台市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创新实践,构建远程会诊、临床检验、网络心电、区域影像、智慧急救、集中审方、健康随访、医护调度、药物配供、消毒供应“十大信息中心”,实现市、镇、村四级医疗机构“一张网”联动。通过推动三级医院资源下沉,促进分级诊疗,市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基层服务占比达75%。 建设过程中,东台市针对技术、管理、人才、资金等挑战,制定了技术评估、组织架构、人才培养、资金规划等方案,确保项目落地。 目前,“十大中心”已取得显著成效:远程会诊年均1.7万人次,临床检验累计服务64万人次,网络心电中心15万人次,区域影像中心13万人次,集中审方中心日均2.2万次;智慧急救实现“上车即入院”,大幅提升急救效率。 此外,东台市采用异地双活数据中心和虚拟化技术,确保系统高性能、高可靠性,并建立独立法人医共体办公室,实施人员、财务、药耗、质量、信息、医保“六统筹”,为医共体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未来,东台市将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缩短就医时间,降低群众负担,推动分级诊疗落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省三明市 三明市通过基层卫生系统升级,构建“平台一体化、智能化赋能、医卫融合、区域协同”的信息化体系,打造上下联动、同质化管理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络。 针对基卫系统架构落后、医卫协同薄弱、公卫信息化短板等问题,三明市建立了医共体统一编码体系和数据标准,实现县域数据互通,提升反馈实时性和业务协调性。同时,医卫融合改造推动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协同,提升服务及时性和数据准确性。 三明市还强化质量管控,制定基层电子病历规范,部署合理用药系统,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同时,推动公卫智能体检、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签约、医保刷脸支付等创新应用,大幅提升服务效率。 未来,三明市将完善业务同质化机制,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全市数据互通,推进“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落地,助力“三医融合”和健康管理目标实现。 浙江省嘉善县 嘉善县以“惠民、惠医、惠政”为目标,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两个紧密型数字医共体,推行“4个一工程”“5位一体”发展模式,实现医共体“6个在线”,构建“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的高效管理体系。 针对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就医效率低等问题,嘉善县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智慧预约率至42.45%,智慧结算达466.89万次,就医排队时间缩短30%。同时,推动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医技协同等应用,基层首诊人次同比增长11.98%,业务收入增长52.1%。 嘉善县还构建大数据监管平台,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反馈、事后监管,提升医共体管理效能。在业务协同方面,搭建医共体基础平台及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电子病历互认、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并创新医防融合服务,建立居民健康360°视图,提供预约挂号、报告查询、移动支付等“互联网+”便民服务。 未来,嘉善县将持续优化数字医共体,引入专业知识库和规则模型,强化数据治理与质量管控,推动跨部门协同,提升县域医共体的智能化与精细化管理水平。 重点解读 提级开发部署信息系统 依托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统一规划医共体信息系统,避免重复开发和信息孤岛,鼓励采用“主中心+分中心”模式。 强化基础设施与软件标准化 硬件设备及基础软件应符合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要求,应用软件产品须满足信创及正版化规范。网络架构优先依托电子政务外网,按照纵向业务网和医共体业务特性进行合理规划。 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协同应用 将慢病管理、老年健康、妇幼保健、护理、中医药、疾控、预防保健等业务深度融合至医共体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整体协同效能。 强化网络与数据安全 落实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完善数据管理,防范泄露与滥用风险,强化日常监测和应急预案。 推动应用落地,提升治理效能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检查结果共享、绩效考核、行业监管等方面的作用,推广成功案例,提升医共体服务便捷性和治理水平。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