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为主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重点关注了重庆医改的相关情况,并着重提及了医生普遍关心的编制与薪酬问题。
对发布会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具体如下:
在介绍重庆市公立医院改革时,发布会指出: 针对公立医院编制不足的问题,重庆市对65家公立医院推行了人员编制备案管理。在原有3.8万名编制的基础上,新增备案编制6.5万名。备案编制人员在职称评定、薪酬制度、养老待遇等方面与原在编人员享有同等权益。 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书记罗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黔江区也实施了编制备案制改革,增加了1200名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同时,该区制定了针对高层次卫生人才的专项政策,建立了区级医疗技术资金池。此外,医院内部的激励机制也得到完善,医务人员的固定收入占比已提升至50.38%。 未来随着三明医改的推进,绩效工资在医务人员总收入中的占比预计将逐步降低,而固定收入的占比则会相应提高。 有网友透露,上海部分医院已经开始改革行政岗位的薪酬体系,通过减少行政人员数量和奖金,将节省下来的费用重新分配给临床一线。这一举措使得薪酬体系更加透明、合理,激励员工凭借自身能力获得收入。 另一位上海护士提到:“今年年底的绩效发放可能与往年有所不同。医院将邀请督导组进行评估,严格执行辅助人员绩效不超过临床人员50%的规定。我们护士长说,在三明,行政后勤人员的奖金已经很低了,真正做到了按劳取酬。听说三明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医院的这些措施也是为了逐步学习和借鉴三明的经验。”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通知,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深化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该通知对医务人员普遍关心的薪酬、绩效和编制问题进行了明确说明。 通知提出,探索将内部绩效分配模式从负向考核扣罚转变为正向激励引导,按照“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的原则,优化薪酬结构,提高医务人员固定收入的占比。同时,科学开展内部绩效考核分配,推动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薪酬更加合理化。此外,通知还强调加强编制管理,做好公立医院编制的科学分配和动态调整,进一步激发公立医院的发展活力。 尽管上海的新方案在完善薪酬制度方面并未明确提及具体的行政岗位处理方案,但从探索绩效分配模式的转变来看,工作量激励部分可能会增加,而考核扣罚的部分则有望减少。这意味着,未来医护绩效分配将不再侧重于扣罚,而是更多地通过激励措施来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非单纯的奖惩机制。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