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明确,将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搭建行业应用共性平台。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重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
日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门发布了《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面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基地,打造以安诊儿医疗大模型为核心的医疗智能体集群,培育50个以上高质量行业语料库和专病专科模型,突破转化10项以上医学AI核心技术,建设面向公众、医生、医院、科研、产业、政府等6大领域100个以上医疗健康重点场景。还将以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基地为引领,立足浙江、辐射全国,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集约统筹、安全可控发展原则,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打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中试验证、行业应用和产业生态高地。
近日,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传来新消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宣布,浙江启动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智能专科医生方向)”。基地项目将充分发挥浙江在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智能计算等科技创新优势,聚焦为卫生健康行业提供共性解决方案,着力构建涵盖算力保障、数据支撑、模型研发、验证测评、成果转化的中试验证平台,为全国各医疗机构、科研院校、行业企业等研发应用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提供基础支撑和中试验证服务。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表示,浙江基地项目将锚定“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广泛汇聚国内顶尖科研院校、领军企业、头部医疗卫生机构等优质资源,坚持政医产学研协同联动,合力推进测评验证、行业应用、生态构建,高标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为推动医疗健康普惠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 “浙江力量”。
此外,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担建设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日前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