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

最新指南建议: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9-18 来源:医信通头条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25年9月,一份关乎全国医疗机构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南正式发布 ——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德昌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焰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管向东教授三位重症医学领域权威专家担任通信作者的《中国重症医学科建设和发展指南 (2025 版)》,在国内顶级医学期刊《中华医学杂志》重磅刊出。

这份指南的出台,不仅是对我国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的精准研判,更为未来各级医院重症救治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划定了清晰路径,对提升全国整体重症医疗服务能力、保障民众生命健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核心要求

二级及以上医院需独立设科

强化 “平急结合” 床位储备


指南开篇便明确了重症医学科建设的 “硬性标准”:二级及以上相关医院应当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这一要求打破了此前部分医院重症救治资源分散、科室定位模糊的局面,将重症医学科提升至独立的核心临床科室地位,确保重症患者能获得集中、专业、高效的救治。

同时,指南创新性地提出按照 “平急结合” 原则储备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平” 时,这些床位可满足日常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保障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急” 时,如遭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事故等情况,可快速转换为重症监护床位,大幅提升医院的应急救治容量。这一 “平急结合” 的模式,既避免了日常床位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又解决了应急状态下床位不足的难题,为医院应对各类突发情况提供了关键的床位保障。

九大板块全覆盖

构建重症医学科建设完整体系


《中国重症医学科建设和发展指南 (2025 版)》内容涵盖全面,从硬件建设到软件管理,从人员培养到科研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体系,具体包括重症医学科病房建设、专业人员的配置和技术要求、设备配置、质量管理、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重症医学科研、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九个方面

在病房建设方面,指南对重症医学科病房的选址、布局、分区(如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通风系统、消毒设施等均作出详细规定,确保病房环境符合感染控制要求,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空间;设备配置上,明确了呼吸机、监护仪、血液净化设备、除颤仪等核心设备的配置标准,同时要求配备应急供电系统、备用设备等,保障诊疗工作的连续性;质量管理板块则聚焦医疗质量安全,提出建立健全重症患者诊疗规范、并发症防控机制、医疗质量评估体系等,推动重症医疗服务从 “重治疗” 向 “重质量” 转变。

人员配置精细化

分级要求凸显专业分工


专业人员是重症医学科运转的核心,指南在 “专业人员的配置和技术要求” 方面提出了精细化、分级化的要求,为不同等级医院的人员配备提供了明确指引。

指南明确规定,所有重症医学医师必须接受系统化的重症医学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资质考核。这一要求从源头保障了重症医学医师的专业能力,确保其具备处理各类复杂重症病例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重症感染防控、呼吸支持技术等核心诊疗能力。

在人员配备数量和专业分工上,指南根据医院等级作出差异化要求:对于二级医院,重点保障医师和护理人员的足额配置,确保能满足基础重症救治需求;而三级医院作为区域重症救治中心,除了配备充足的重症医学医师和护理人员外,还建议配备呼吸治疗师、康复师、临床药师等专业人员

呼吸治疗师可专注于呼吸支持技术的精准实施与管理,帮助患者优化呼吸功能;康复师能尽早介入重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功能障碍;临床药师则可参与重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精准的药学监护,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这种多专业人员协同合作的模式,能为重症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诊疗服务,进一步提升救治成功率。

应急应对

预案与演练结合

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疗机构的应急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南专门将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为重要板块,为重症医学科应对突发情况提供了系统方案。

指南要求,重症医学科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感大流行、重大创伤事故等),制定针对性的医疗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需明确应急组织架构、人员职责分工、床位调度流程、设备物资储备清单、与其他科室的协同机制等内容,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快速启动、有序运转。

更重要的是,指南强调将应急预案与日常演练相结合。要求重症医学科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景,如大规模重症患者收治、设备物资紧急调配、多科室联合救治等,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发现并弥补流程中的漏洞,同时提升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实战操作能力。

这种 “预案 + 演练” 的模式,让重症医学科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不再 “手忙脚乱”,而是能以高效、规范的流程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生命损失。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