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

医保定点准入再收缩!某地:不再新增医保定点门诊!医院千万不要轻易退出医保!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看医界 解螺旋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兰州提高医保准入门槛

城市不再新增门诊类机构

9月17日,兰州市医保局发文,兰州市全面启动医保资源配置规划实施工作,结合定点资格准入退出优化布局。在准入条件上,门诊类医疗机构(门诊部、个体诊所等)需满足服务半径800米内无同类型定点机构,主城四区原则上不再新增。

微信图片_2025-09-29_104151_772.png


文件指出,近年来,兰州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数量持续增长,但部分区域出现分布不均、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影响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此次规划以精准摸底、科学规划为基础,先对兰州市定点机构数量、分布、服务能力全面清查,再结合人口分布、医疗需求及区域规划优化布局。

在准入条件上,门诊类医疗机构(门诊部、个体诊所等)需满足服务半径800米内无同类型定点机构为基本申报条件,当前主城四区已饱和,原则上不予增加,其他县区按条件适当增加;普通零售药店方面,主城区商业中心500米内、其他区域800米内限制新增,仅偏远街道、新建小区及县域远郊可按条件增补。

今年8月6日,兰州市医保局发文《兰州市积极推动医保资源配置规划新路径》,提到兰州市狭长地形分布,定点医药机构存在“城区多聚超、远郊小散弱”、资源闲置与不足并存等问题。最新的医保准入条件显然是针对此特征“对症下药”的结果。

根据兰州市政府公布的数据,2024年末,兰州全市常住人口443.65万人,主城区(包括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等)是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另据了解,兰州市医疗资源丰富,集中了多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包括: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兰州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兰州大学口腔医院等,这些医疗机构均集中在“主城四区”的城关区和七里河区。



多地暂停医保定点资格申请 

未来医保定点准入程序或更严格


近年来,全国多地医保部门对医保定点资格的审核逐渐收严,甚至暂停医保定点资格申请。

2024年12月,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曾强调,各级医保部门要根据群众健康需求、医保基金收支规模等现实情况,合理确定定点医药机构规模,健全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准入、退出机制,完善“两定”机构协议管理,绝不允许将不具备条件的医药机构纳入定点管理,绝不支持超越医保支付能力盲目扩大定点医药机构规模。

未来,民营医院和药店想要拥有医保资格,难度或许会加大。截至目前,已经有不少地方发布暂停医保定点资格申请的通知。

3月31日,山东济宁市医保局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全市医药机构新增医保定点受理工作(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及列入市政府重点建设的项目除外);期间,已于2025年3月31日前在注册地正式运营已满3个月的医药机构提出医保定点申请的,按原规定受理。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无独有偶,同一天,湖北黄冈市医保局公告称,自4月1日起,暂停全市医药机构新增医保定点申请的受理(按卫生机构规划设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务室或村卫生室及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除外)。恢复时间待医保资源配置规划完成后另行通知。


四川广元市医保局也在同一天发布了这一通告。


广元市医保局称,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受理全市新增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申请工作,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医药机构除外。期间,已于2025年3月31日前在注册地卫健、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相关证照,且正式运营满三个月并符合医保定点机构申请条件的医药机构,可按原规定申请新增医保定点。


今年5月,青岛市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印发2025年度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受理计划的通知,称根据《青岛市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服务资源配置规划(2023-2025)》,各医保管理区域原则上不再受理新增住院定点申请。只有对确有特色诊疗优势、参保人有实际需求的医疗机构,结合释放床位数量合理分配,择优纳入定点。


而新增的门诊定点医疗机构,需符合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无承担相同医保业务类型定点医疗机构的要求,经评估合格才能纳入定点管理,开通门诊统筹业务。


3月13日,黑龙江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优化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资源配置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各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开展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工作时,按照不同级别和类型进行分类配置,确保大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根据不同的服务功能和定位进行合理布局。


同时提出探索构建“15分钟医保定点服务圈”,在步行15分钟有效活动半径范围内,有同类型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满足参保人员就医需求时,原则上不再新增医保定点。


此外,今年5月湖北省发布的《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基本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资源配置规划的通知》中,也明确了定点医药机构资源配置调整机制:对出现配置总量不足、部分医疗资源短缺、基金收不抵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以及其他需要调整的情形等5种情形之一的,触发调整机制。


同时强调:医保基金当期赤字和动态监测赤字的统筹区,原则上不再新增定点医药机构。


图片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从这些地区的政策来看,最新的医保规划不再盲目增加定点医药机构数量,而是依据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基金承受能力等指标进行科学测算和精细规划,并强调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这对医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医保的监管,乃至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有明显的益处。



医院不要轻易退出医保

医保定点收缩,退出容易进入难


医保资源配置规划的政策设计背后,体现了多方位的考量。兰州市医保局指出此举是为了解决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城区多聚超、远郊小散弱”、资源闲置与不足并存等问题。但除了优化资源配置,医保基金的监管压力也不容忽略。

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的通知》中表示,近些年医保基金监管工作中发现,部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虚假诊疗服务、伪造医学文书等行为高发频发,严重影响医保基金安全。

为此,国家医保局要求严把医保入口管理,合理确定定点医疗机构资源配置,对各统筹地区医保部门如何综合多种因素确定本地定点医疗机构资源配置及动态调整提出明确要求。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各类小型医疗机构是医保基金违规的重灾区,加上分布分散,管理成本也比较大。从这个角度上看,兰州市医保局将相对小型的“门诊类医疗机构(门诊部、个体诊所等)”拦在准入门槛之外其实也是情理之中。

兰州的规划是对国家医保局优化医保资源配置的具体响应,而实际上,兰州并非唯一推出医保资源配置规划的城市。

而另一边,是越来越多医院选择退出医保。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欠薪、破产、倒闭。迫于经济压力和运营压力,也有越来越多的医药机构,为了自救选择退出医保,毅然选择退出医保。
今年以来,至少有数百家定点医疗机构解除了医保协议,解除医保协议的医药机构累计有数千家,其中仅2025年8月这一个月,全国就有600多家医药机构退保
8月7日,吉林省医保局解除121家医药机构的省直定点医保协议。
微信图片_2025-09-29_104246_995.png
图源吉林省医保局官网
同一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也有 183 家医药机构与医保协议 “解绑”。
微信图片_2025-09-29_104250_403.png
图源乌兰察布市医保局官方公众号
8 月 25 日,辽宁省营口市 52 家医药机构紧随其后。
微信图片_2025-09-29_104252_940.png
图源营口市医保局官网
8 月 27 日,甘肃酒泉市 52 家定点医药机构同样解除了与医保局的协议。
微信图片_2025-09-29_104256_052.png
图源酒泉市医保局官网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浙江杭州余杭区5家、山东青岛67家、内蒙古乌海市的199家等等,都在8月份官宣解除医保协议。
甚至在 9 月 1 日当天,全国范围内就有超 150 家医药机构集体宣布已解除医保协议。
9月1日,深圳市医保局发布《解除医保协议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名单》,132 家医药机构位列其中。
微信图片_2025-09-29_104258_756.png
图源深圳市医保局官网
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州市医保局也在同一天发布了《解除医保协议的医药机构名单公示》,公告显示,苏州瑞金门诊部等20家定点医药机构解除医保协议。
微信图片_2025-09-29_104301_637.png
图源苏州市医保局官网
根据 2021 年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医疗机构有权主动申请中止、解除,或不再续签医保协议,不过在此之后产生的医药费用,医疗保障基金不再结算。
这就是现如今医药机构大规模退保的法律依据。
尽管自去年起,医院解绑退出医保的现象就已被媒体曝光,引发社会热议,且众多专家学者纷纷指出医药机构尤其是医院退出医保并非明智之举,但这股退保潮依旧汹涌澎湃,愈演愈烈。
微信图片_2025-09-29_104305_021.png
图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也有内人士指出,在限制新增定点机构时,除了要考虑医疗机构的密度,还需要考虑其他问题,例如:会不会对门诊类机构的发展造成“一刀切”的负面影响?这或与国家鼓励执业医师办诊所的政策相背。因此,在医保规划的具体实施中,各地区还需要有更全面、更精细的考量,在合理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构建更科学、更便民的医疗服务生态圈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医疗机构成为医保定点,准入程序或将会更为严格这一改革将对未来中国医疗机构申请医保定点资质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或将更困难,而已经获得定点资质的医疗机构壳资源,在交易市场上也或将更为抢手。

在医保定点准入收缩的大趋势下,退出容易进入难。民营医院千万不要轻易退出医保!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Copyright © 2022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旗下「智慧医疗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