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艾瑞咨询发布《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总结2021年行业现状,在医院评级、智慧医院建设与医院运营管理等内外部因素驱动下,医疗信息化市场呈繁荣增长态势,院内精细化运营,临床业务系统与新兴技术的结合,区域医疗系统互联互通,及数据实时共享是核心需求点,将建设重点从单一的信息化系统,逐步向场景化、平台化、生态化转变。
这一转变源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作为医疗信息化的技术底座,支撑大量垂直医疗场景的信息化应用。得数据者得天下,在2016年颁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下,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展开,数据流、信息流开始于全国范围内高效流动。
据艾瑞咨询研究分析,2019-2020我国普遍三级医院能对基础医疗数据进行整合与应用,但在数据的深入开发上,例如面向科研的数据分析服务,近占比20.3%不到半数,还未真正形成让数据反哺业务的模式。55.7%三级以下医院,甚至还未开展对医疗数据的相关应用。
图片来自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
从已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功能情况来看,仅62%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数据采集与交换,而对“大数据应用支撑”的需求程度占比不到一半,仅有40%。所以即便在已开展信息化的前提下,医疗机构对大数据应用的需求与重视度还是不够。综合看来,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起步晚,各医院医疗大数据发展的差异性极大,这与不少基层医院仍处于原始的纸质病历电子化而形成的医疗数据阶段有关,我国在医疗大数据的探索还处在初试前行,亟待开发的阶段。
而医疗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来源广、类型多样、价值高、实时性的特征,如何将大量医疗数据转化为可用的医疗大数据,也是整个行业所面临挑战。
难点:跨医院、地区乃至全国层面的数据获取,跨医院之间的数据交流共享困难。需整合区域内多家医院和相关医疗机构的医疗健康数据,或将面临医院的信息化水平、数据质量,采用的医疗信息录入、编码、格式等标准的不同。
应对:国家卫健委在《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及,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医疗联合体、个人健康档案、电子处方等方面的应用。利用区块链分布式架构优势,所记录的信息具有真实、公开可验证、不可篡改等特点,为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提供了新的方法。
难点:医疗数据包括大量涉及个人隐私的健康数据,健康医疗数据在共享过程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日趋重要。例如患者使用可穿戴设备时进行远程监护时,稍有不慎暴露患者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安全存在隐患。
应对:建立健全相关医疗数据、数据安全的法律规范,形成完整的医疗健康数据保障体系,从法律层面护好健康隐私数据,在技术层面对数据本身采取标识隐私匿名保护,对医疗数据的处理、管理进行分级保护制度,对数据的访问设置分级权限,从根本上预防数据本身与交互过程中的泄露,打消患者对隐私泄露的担忧。
难点:不同的数据在清洗、整合的过程中需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成本。另外,国内医疗信息化起步较晚,除科研需求外,医生很难有动力完善病历记录。
应对:建立数智中心,从数据汇集,到数据洞察,再到业务重塑,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
1. 通过集成平台,实现数据批量分析处理、统一数据标准、数据实时共享、业务统计管理。
2. 通过解决数据零散与多个系统、不同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格式不同的问题,汇聚包括基于临床实践的数据,基于文献积累的数据,经过清洗、转换构建数据仓库。
3. 在BI工具与智能应用的辅助下,让数据得以应用,有助运营管理高效便捷、医疗服务省时省力。
4. 以电子病历数据为主,结合数据挖掘、智能化分析方法,为临床科研有效建立真实世界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以数据为重点赋能临床和管理决策,让医疗大数据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