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是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技创新将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在这种趋势下,需要建设国家医疗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医疗科技进步,建设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医疗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远程医疗、精准医疗、互联网诊疗、智能终端,让智慧医疗惠及更多患者,有效改善人民就医体验。
智慧赋能未来医疗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探索医疗信息化领域。一路走来,传统医疗服务逐步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升级,各级医疗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被打破。从底层计算机软硬件、IT系统、数据库到电子病历、自助服务,再到远程医疗系统、互联网医院,可以说中国医疗信息化经历了HIS、CIS、GMIS三个阶段。相应的,这一领域的IT投入也在逐年增加。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医疗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74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8.14%。但是,有了数字技术,就不是“一劳永逸”了。如何高质量地使用和管理医疗资源和IT终端,是降本增效提质的关键。
数据值定义准确健康。
“过去10年,基因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精准医疗’成为热门话题,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治疗方向。未来医疗会从精准医疗发展到精准健康或者精准预防。”贵州精准健康数据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颜说。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大规模数据的支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要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推进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
无论是对于医疗机构的流程和管理,还是个人医疗健康服务,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创新医疗手段,还可以快速有效地找到新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还能帮助分级诊疗顺利实施,使医疗服务更加精准,医疗资源得到高效配置。特别是随着基因基因组学、病历、人体感知监测等信息的完善,“千人千面”的个人健康大数据逐渐普及,让诊疗变被动为主动,疾病得以早期干预和预防。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成为了新的挑战。如何“存储、管理、计算和管理”数据,是企业服务提供商需要思考的问题。虽然AI完全取代医务人员进行诊断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有了更高效的辅助技术,医务人员可以更专注于更紧急的专业决策。例如,面对大量的医疗数据计算和分析需求,搭载英特尔博锐平台的NUC微型电脑客户端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计算能力支持,大大提高医疗效率。同时,博锐平台内置的硬件屏蔽和威胁检测技术也可以为医疗终端、患者信息、医疗系统等重要资产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加快优质医疗服务下沉
院内信息化让数字医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区域医疗的发展是实现“普惠民生”的关键。过去,我国医疗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医疗供需缺口也在扩大,对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很大压力。去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至少有1000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加持,医疗信息化建设下沉,让社区和乡镇的居民也能在家门口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护理。
可见,区域医疗信息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但考虑到区域医疗涉及的受试者众多,数据量巨大,需求分散,仅靠一家服务商是无法满足所有需求的。从技术上看,复杂的网络环境、系统架构和管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的实施。以贵州为例,山区地形多变,基层医院距离较远,大量医疗设备分散,日常运维难以顺利开展。此时,技术赋能变得更加重要。
以智能超声网络为例,基于博锐平台和2.5G超声网络的设备,不仅可以利用AI技术实现患者与检查设备的自动同步,还可以对采集的DICOM原始图像进行准确存档,辅助医生测量切片和采集动态图像,提高诊断效率。同时,通过博锐平台的快速部署,可以解决基层医联体的会诊需求,智能超声网络可以随时与北上广的专家对接,让偏远地区的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NUC客户端的可移植性,加上博锐平台的远程可管理性,可以助推优质医疗的下沉,从而缓解医疗资源参差不齐的现状。
技术赋能打破服务壁垒
计算能力强大、运维高效、安全稳定的医疗终端,正在让医疗行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针对大型复杂的医疗数据处理需求,采用新型高性能混合架构的NUC客户端可以加快医疗数据分析结果的输出,缩短医患等待时间。此外,英特尔NUC设备体积小,便于携带,适合部署在偏远地区,可以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提供“中央计算能力”。借助英特尔博锐平台,医疗终端能够以更强大的性能支持远程医疗服务。其现代化的可管理性可以快速解决设备问题,降低管理难度,使运维人员不出家门就能现场解决IT问题,也避免了IT人员现场处置时的感染风险。一个工程师一天可以完成三个基层医院的项目建设和培训,三个工作人员可以运营维护全院1000台终端,这都是因为博锐平台的远程管理能力。
全球基因组数据规模每年都在EB量级快速增长。有了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平台支持,可以快速有效地对个人健康大数据进行利用、分析和给出建议。通过研究基因组学,可以发现特征生化指标与某些疾病的关系。得益于各种物联网终端和技术的普及,多组学数据的收集、计算和分析也成为可能。基因组学、LED组学(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和监测组学可以为个人健康带来更精细化的管理,进一步推动精准用药和治疗的发展。由此,过去针对少数群体的个性化医疗也可以变得更加普及,让更多人享受到更精准、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可见,数字科技与民生的深度融合,给百姓带来了切实的帮助。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医疗信息化的建设队伍中,智慧医院和智慧医疗必将加速发展。在这一波浪潮中,无论是中小企业服务商,还是英特尔这样的技术领先企业,都将享受到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