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

【政策解读】国家卫健委发布!又一新的国家医学中心设置标准出炉

发布时间:2023-01-18 来源:复繁信息科技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22年以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多个设置标准相继问世。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先后发布《国家内分泌代谢病医学中心及国家内分泌代谢病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和《关于设置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通知》;

10月,发布《国家重症医学中心和国家重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11月,发布《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为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引领医学科学发展和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近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发布了《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设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微信图片_20230118090555.png

01

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

设置标准及信息化要求


《标准》明确,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具备产前诊断技术资质,能够提供遗传咨询服务;省级及以上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依托单位;常态化开展罕见病多学科诊疗(MDT)工作,门诊常规运行的罕见病相关 MDT 团队≥15个;

医院依法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近 3 年(以伦理审查时间为准),参与罕见病新药临床试验≥30 项,其中作为组长单位或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国内牵头单位开展的项目≥ 10 项。文件对医院的科研能力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社会公益性任务情况落实医改相关任务及医院管理情况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明确。

微信图片_20230118090638.png

近几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陆续发布了十余个国家医学中心的设置标准,如:内分泌代谢病、传染病、精神、神经疾病、创伤、骨科、儿童、口腔、呼吸等,这些国家医学中心的设置标准都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电子病历评级、互联互通测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已成为硬指标

在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建设高水平医院信息平台,能为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的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业务提供信息支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五级要求;信息平台建设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要求;逐步与区域内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安全共享;医院核心业务系统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三级要求

在十余个设置标准中,要求电子病历达到五级要求的国家医学中心有4个,分别是:国家癌症医学中心、国家内分泌代谢病医学中心和国家重症医学中心、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的设置标准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由罕见病专科的业务特色决定的

02


远程医疗服务能力

是“硬指标”

除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外,《国家罕见病中心设置标准》对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文件要求:“具有高水平远程医疗平台及服务能力,具备开展远程会诊、远程病例讨论、远程诊断、远程医学教育和科研协同等工作能力。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超过25个省份,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00 家。近3 年,提供罕见病远程医疗服务≥100 例。”

远程医疗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罕见病领域,通过远程医疗,可有效解决罕见病患者出行不便、转诊不便的难题。基于远程医疗平台,可开展远程会诊、远程病例讨论、远程辅助诊断、远程教学及科研协同能工作,远程医疗已成为罕见病领域的有效“助推器”。

03

多措并举,探索罕见病

诊疗与保障的“中国模式”

根据中国罕见病联盟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罕见病患者2000多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面对日益庞大的罕见病患者群体,我国对罕见病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也正加快探索罕见病诊疗与保障的“中国模式”。
2018年5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委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正式发布,这是有关部门在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加强我国罕见病管理,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8年10月24日,中国罕见病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是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同意,由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牵头发起,由具有罕见病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自愿联合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合作性的交流平台
2018年2月28日,上海市卫健委(原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确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为“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为“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同时建立第一批“上海市罕见病专科门诊”。
202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下发了《科技部关于批准建设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为主管部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为依托单位。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首个落户北京协和医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2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立华山罕见病中心,将依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尖峰学科群,全方面引领我国罕见病预防、诊治、教研能力提升。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