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健康河北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围绕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群众健康,大幅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着力实施10个专项行动。
建设基层智慧公卫服务体系 (一)实行智慧医疗“一码通” 1.统一以“社保卡”为载体进行就医“一卡通”建设,在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统一使用社保卡就诊,兼容“电子健康码”和“医保电子凭证”全部功能,彻底解决群众就医多卡的问题。 (二)发展互联网诊疗 1.鼓励社会力量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互联网医院。推进互联网医院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对接,打通线上线下服务环节,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 (三)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服务 1.加强全省远程医疗网络建设,推动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网络体系应用。到2023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2.打造智慧医联体,推动医联体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疗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智慧互联,落实下级检查、上级诊断,让群众在基层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服务。 3.支持和鼓励专科联盟依托全省远程医疗网络建立远程专科诊断中心。 (四)探索医院5G技术和医学人工智能应用 1.强化试点引领,总结推广5G智慧医疗应用试点经验,推动5G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助推智慧医疗智能化。 2.鼓励医院扩大5G智慧医疗应用,充分发挥5G网络技术特点,实现动态影像实时数据传输,助推远程多学科会诊、超声、查房、陪护和手术示教的开展。 3.推动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定位等智能医疗设备应用,推动疾病诊断、治疗、康复和照护等智能辅助系统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4.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加快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等智慧服务软硬件,推动实现医疗服务智慧化、个性化。 促进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升
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实现每千万人口设置1—2个省办综合性医院、2个省办中医类医院,每100万至200万人口设置1—2个市办三级综合医院(含中医类医院),每县设置1个县办综合医院和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全省建成社区医院150家,打造100个具有专科特色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实施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京津冀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加强质控能力建设,实现省、市、县主要专业质控网络全覆盖。扩大高质量发展试点范围,2023年将省级试点医院数量扩大到5个,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2027年,总结提炼试点医院经验模式,并在全省范围推广。深入拓展“互联网+护理”。打通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转化链条,加快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实施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加强医疗资源储备,强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配备。建设足量负压病房、可转换院(病)区。
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行动。加快建设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国家疫病防治基地,建设6所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到2027年,实现每个市都有三甲公立中医院且各有特色,县级中医院实现全覆盖,国医堂乡镇社区全覆盖、中医药人员全配备。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发展互联网中医院。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专项行动。加快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推进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以及优抚医院等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拓展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生活照料等服务功能,推动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开展康复、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