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

盘点丨2023年卫生健康领域有哪些大事?一文梳理

发布时间:2023-12-21 来源:筑医台资讯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精准实施“乙类乙管”各项措施

严格落实第十版防控方案




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实施“乙类乙管”,强调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更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根据“乙类乙管”及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相关部门发布了第十版防控方案和第十版诊疗方案。同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等技术性文件,切实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023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

许可管理目录发布


2023年3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与2018年版目录相比,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其中,甲类由4个调减为2个,乙类由6个调减为4个。具体调整内容如下:


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

64排及以上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调出管理品目。

将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和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合并为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将甲类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英文简称Tomo)HD和HDA两个型号、Edge和VersaHD等型号直线加速器和乙类直线加速器、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合并为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

将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系统纳入甲类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

规范部分设备品目名称。

调整兜底标准。将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兜底条款设置的单台(套)价格限额由3000万元调增为5000万元人民币,乙类由1000—3000万元调增为3000—5000万元人民币。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

(2023年)


甲类管理目录(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配置管理)


一、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

二、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包括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系统、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含Cyberknife)]

三、首次配置的单台(套)价格在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大型医疗器械


乙类管理目录(省级卫生健康委负责配置管理)


一、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英文简称PET/MR)

二、X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英文简称PET/CT)

三、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

四、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包括医用直线加速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五、首次配置的单台(套)价格在3000—5000万元人民币的大型医疗器械



国家部委改革:按照5%比例精简编制


2023年3月7日,新华社发布《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提到:中央层面的改革任务力争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


机构调整涉及几大部委,其中,有两处涉及国家卫健委。第一:将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第二;将国家卫健委关于老龄化的相关工作划至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


同时提出精简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



北京长峰医院火灾


2023年4月18日,北京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情。据2023年4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长峰医院火灾事故情况通报。火灾致29人遇难。经初步调查,事故院内部施工作业火花引发。


2023年4月,北京市成立“4·18”火灾事故调查组。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实行挂牌督办。5月6日,最高检对北京长峰医院重大火灾事故案挂牌督办。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丰台长峰医院“4·18”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10月25日,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通报中央对北京丰台长峰医院“4.18”重大火灾事故调查处理决定。会议强调,要以案促改、举一反三,不断提高全市安全发展水平。严格医疗卫生行业行政审批和安全管理,组织开展好安全专项排查整治,严查不如实申报、超范围执业、违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等行为。全面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建筑业企业许可条件保持情况专项排查,严格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管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违法建设巡查处置。切实抓好消防安全风险防控,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配强街乡应急和消防力量。紧盯医院、养老院、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高风险场所,群租房、“三合一”、自建房等重点部位,坚决整治突出隐患问题。



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名单公布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印发《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本次共49家医院获批,目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数已达到125个。吉林、江苏、浙江等七省为首次有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微信图片_20231221091146.jpg



医药领域反腐


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发布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与以往例行发布不同之处是,“纠风”成员单位从9个增至14个。


微信图片_20231221091150.png


7月21日,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强调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处腐败,针对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


8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回答。六个问答详细解释了开展集中整治的背景、目的、主要原则、重点内容、工作计划以及学术会议延期、腐败案例传闻等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9月末,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明确强调,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聚焦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加大对腐败案件整治力度。



全民提升医疗质量三年计划发布


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启动为期三年的全面提高医疗质量行动,面向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提出包括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质量管理网络等方面在内的28项具体措施和5个专项行动。


微信图片_20231221091153.png


行动计划设立了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破壁”行动、病历内涵质量提升行动、患者安全专项行动、“织网”行动5个专项行动,就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建立“以疾病为链条”的诊疗模式、病历内涵质量、患者安全管理、质控体系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和目标。




新一届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班子调整


2023年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马晓伟继续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9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班子成员职务最新调整:

图片

曾益新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

图片

雷海潮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图片

曲孝丽任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组长。


医保飞检管理办法,5月1日正式施行


2023年4月28日,国家医保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12月底完成。


5月1日,《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


7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了《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开展2022年度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同时公开了《2023年度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方案》。其中针对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包括医保内控管理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执行情况,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应用情况以及医保基金使用过程中涉及的医疗服务行为和收费行为。


8月2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消息,2023年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在贵州毕节市正式启动。


9月1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到2023年底前全部统筹地区上线智能监管子系统,规范定点医药机构服务行为,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


国家卫健委开启新一轮大型医院巡查工作

重点巡查医药领域腐败问题



2023年1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巡查范围,原则上为二级(参照二级管理)及以上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社会办医院按照管理原则参照执行。


微信图片_20231221091322.png


巡查重点为:(一)公立医院党建;(二)行业作风建设;(三)运行管理三大板块。和上一轮大型医院巡查相比,这一轮大型医院巡查,从方案来看,覆盖内容更多、巡查机制更落地、巡查重点更细化。


其中,围绕行风热点问题,重点巡查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落实情况。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