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要素:医疗健康行业的“新石油”与概念体系
根据国家数据局2024年12月发布的《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数据要素相关概念有了明确定义:
二、数字经济宏观环境:50万亿市场与政策红利双驱动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中国“数据圈”(每年被创建、采集或复制的数据集合)在2025年将增至48.6ZB,占全球27.8%。
更具体到数据要素市场:2025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整体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2026-2030年预计增长率保持在40%-45%的高位。
三、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类型、来源与开放现状
健康医疗数据可分为三大类型:
结构化数据:占医疗数据的20%左右,包括病案首页、收费数据、实验室结果等,主要来自临床信息系统(CIS)、医院信息系统(HIS)等。
半结构化数据:包括电子病历和临床文档、基因组数据、药物研究数据等,来源于电子健康记录(EMR)系统、下一代测序(NGS)平台等。
非结构化数据:占医疗数据的80%以上,主要是医学影像数据,来源于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
四、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中的核心应用场景与实例
1. 临床辅助决策系统(CDSS)
某医联体基于慢阻肺(COPD)住院患者的检验检查数据和床旁实时监测数据,选择病情和严重程度在三级和四级的COPD急性加重风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静态和实时动态数据,发现危急异常值之间的组合权重与患者真实死亡风险的关系。
2. 专病数据库(DSCDS)
MIMIC数据库包含丰富的医疗信息,如生理参数、实验室结果、医疗程序和药物使用情况。该数据库遵循严格的道德和隐私保护准则,只有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才能访问。
3. 生物医学数据库(UK Biobank)
UK Biobank是目前全球最大和最完整的生物医学数据库,作为一项前瞻性的流行病学科学研究计划和研究资源,共收集了英国各地年龄在40~69岁之间的50万例志愿者数据信息,包括了志愿者的基因数据、多模态影像数据及健康相关数据。
五、数据产品开发:逻辑、类型与合规要求
数据产品开发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1.有明确应用场景
2.有交易对象
3.寿命较长且贬值率不高(至少使用期限超过一年)
4.可计量(数量、预期经济流入)
六、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平衡价值释放与安全合规
健康医疗数据不仅具有大数据的5V特征(Volume、Velocity、Variety、Veracity、Value),还具备主观性、时效性和冗余性:
我国数据合规框架以《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三大法律基石,分别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个人信息处理基本原则。专项规章包括《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及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GB/T 39725-2020)等,共同构建起多层次、针对性的合规体系。
七、未来展望:构建“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医疗新生态
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完善、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健康医疗数据要素将在以下方面发挥更大价值:
临床科研:加速疾病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发进程
医疗服务:推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落地
公共卫生:提升疾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医院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医保支付:支持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数据要素是医疗健康领域的新石油,人工智能是炼油厂和发动机。只有通过合规有序的数据流通和智能高效的数据利用,才能真正释放医疗健康数据的巨大价值,构建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为主、医防融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体系。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