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联网在医院后勤管理的研究与应用介绍
关键词:物联网,医院后勤管理
1 引言
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是医院物资、总务、设备、财务、基本建设工作的总称。它包括衣、食、住、行、水、电、煤、气、冷、热等诸多方面。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主要分为财经管理与总务管理两部分。财经管理工作包括经济管理与 财务管理。总务管理工作包括物资管理、基建房产管理、设备管理和生活服务管理等。由此可见,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是沉重而又繁琐的,如何减轻压力,成为每个综合性医院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就来谈谈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利用物联网来提升医院的后勤管理能力,又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建设。 2 物联网技术的简介
物联网 ( IoT,Internet ofthings) 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IT行业又叫:泛互联,意指物物相连,万物万联。由此,“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3层技术体系架构。其中,感知层由采集信息的各类传感器设备组成,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数据的上通下达,所用到的通信技术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WiFi、蓝牙、ZigBee等)、广域网通信技术(2G/3G/4G蜂窝通信技术、LoRa等);应用层负责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3 物联网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的发展特点
5G的到来极大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能支持设备在功能和数据上的全部需求。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体系的不断改革,物联网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全面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还使医疗具有当前时代化的特征。将物联网和医院后勤管理进行深度融合,优化对医用器械、药物等管理的同时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我国医院后勤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和持续性发展。现已有众多医院将物联网产品投放使用,获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 基于自身医院建设的物联网兼容性和拓展性较差,无法跨医院进行资源共享;数据的利用转化率较低;医疗信息的特殊性导致患者的个人隐私存在安全问题;物联网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只解决针对性的问题而分散独立,彼此之间没有交互。物联网为医疗卫生领域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战胜挑战是相关人员需要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4 医院物联网产品的应用
物联网在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建立起高效的医疗管理和控制系统,在急救、诊疗、家庭健康、智慧平台中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大致分为人员管理与健康管理智能化;医疗过程智能化和医疗信息数字化; 供应链、医疗废弃物和物资的监督管理几个方面。具体应用包括:智能物流传输、分诊排队系统、远程医疗、医药供应管理、现代安防管理等。物联网作为这些应用的载体,在医院后勤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其中几项应用。 5 智能物流传输
5.1 系统介绍 智能物流传输其中应用比较常见的是智能门诊发药系统。智能门诊发药系统实现门诊药房药品的存储、取用、调配、发放等过程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根据获取的处方信息和患者信息分类集中发药。患者缴费后,处方信息传输给发药机,发药机自动挑选药品,将药品通过传送带发送到窗口,药师取药核对后即可发给患者。极大提升了配药速度,为患者节省大量等待时间。医院药房自动化可以规范有效地管理药品,也可使药师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参与到患者的用药指导服务中。 5.2 系统优势 (1) 提升调配发药速率,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排队的时; (2) 提高了发药的准确率和安全性,降低了调配差错发生率,保障了患者安全; (3) 提升了患者的体验和医院的服务质量; (4) 提高药师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各环节的差错.充分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5) 促进了医院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 (6) 节约了医院的资源促进药房的管理; (7) 极大地优化了药品储存的空间利用率,使有限的空间更加整洁; (8) 实现近效期先发自动锁定过期药品,起到效期预警的功能,使药品效期管理更加精准。 5.3 系统组成 智能门诊发药系统组成包括主机柜、存取药柜及药架、水平动力药槽、加药系统、自动传输系统及软件系统。 (1) 主机柜:用于盒装药品的储存和调配; (2) 智能药柜和智能药架:用于盒装药品、西林瓶,圆形塑料瓶等异形药品的自动化存储和调配; (3)动力药槽:由电机驱动,保证药品平稳出药,能够使用各种盒装药品的储存,使得设备内可存储的药品种类更多,成功率高; (4) 加药系统:用于药品的缺货预警提醒和定位定量补药; (5) 自动传输系统:用于将自动掉落的药品通过皮带和滑道运输到发药员工位的药篮里。 (6) 软件系统:门诊药房智能管理系统,用于对人员设备、药品的集中统一管理。
6 分诊排队系统
6.1 系统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产品、智能产品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活对服务环境、服务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排队系统这个概念就应运而生了。医院分诊排队系统是专用于医院就诊看病而设计的一个排队系统,其大大改善了医院的服务环境,给医生诊断病情带来了安静的诊室空间,给病人就诊带来了一对一的服务,也很好地避免了病人的病情隐私问题等等。 6.2 系统组成 门诊分诊排队叫号系统是由分诊排队服务管理平台系统、护士导诊台管理软件、医生叫号器(包括硬件叫号器和软件叫号器)、一级分诊液晶一体机( 候诊区综合显示屏,常规42-65寸 )、二级分诊液晶一体机(医生诊室门口显示屏常规15.6-22寸)、自助签到机组成,其中将音箱喇叭集成到液晶一体机中,也可以外接功放和音箱。 6.3 系统功能及特点 (1) 能够实时接收挂号系统传来的患者挂号信息、预线信息,并生成排队队列。 (2) 可对各分诊区域内患者的就诊状态查询、修改、调号等操作,根据需要调整患者排、讥哎猩熬唉梆昂扮摆队列顺序。 (3) 通过医生工作站上的虚拟叫号器软件,实现叫号、完成就诊、选呼、重呼、过号等操作。 (4) 分时段预约能有效分流。 (5) 能合理有效地引导来医院就诊的人流,改善就医环境。 (6) 提供明晰有序的分诊排队叫号显示,减少护士因患者咨询而产生的工作量,化解医患矛盾。 (7) 语音提示及液晶屏显示,能让患者按序就诊,减少患者间因排队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8) 实现医院各个科室的动态信息的发布和显示,针对不同科室,发布对应的医院服务信息。 (9) 能将各个排队队列数据推送到相对应的一级分诊屏、二级分诊屏上。 (10) 医生所在诊室门口的二级分诊屏上能显示相对应的叫号信息,并实现同步叫号语音播报。 7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借助传感器和网络技术将患者的生理特征和健康状况反映到医疗检测 设备上,上传到患者的电子病历,使数据的采集与传输过程简单化,方便后台的医护人员及时分析与诊治,实现有效监护,对于一些居家进行健康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从预防到提出针对性治疗方案再到治疗过程,都在院内医疗系统监测与指导下进行,达到随诊的效果。远程医疗通常以智能穿戴设备、用于辅助诊疗的智能产品、植入患者体内的传感器、血压计、血糖仪等硬件设备为媒介,读取患者信息。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远程医疗,在家里也能与医生进行虚拟互动,接受便捷的医疗服务,医院成为一个集中的数据库,在后台监测患者的身体参数。 8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虽然现在医院后勤建设中的发展依旧面临许多困境,但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将给传统的医院后勤服务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最终提高我国医院的整体后勤服务水平,实现医院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浅谈医院后勤管理. (2) 物联网解决方案:智慧药房-医院门诊药房智能发药系统. (3) PDPC法在医院后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