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申康中心”)成立于2005年9月,是国内第一家“管办分开”的试点单位,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管理市级医院26家,共建托管、合作建设部委、军队、在沪等三甲医院11家,负责上海市市级医院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运营以及政府办医责任。2024年9月5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何萍做客《中国数字医学》云讲坛,为大家线上带来《基于大数据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与发展》的精彩演讲。下文内容来源于此次演讲。历经19年的建设,申康中心在37家市级医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依托医联工程(上海市市级医院临床信息共享项目)汇聚了大量临床诊疗数据,为开展医疗大数据应用和医学人工智能研发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医联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提升了市级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创新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按照上海市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申康中心的医疗大数据训练设施整体规划始于2020年8月,成立人工智能工作专班,紧紧依托医联工程全力推进,项目分为二个步骤开展建设。第一步,利用医联工程汇集的优质医疗数据资源,集中开展数据清洗、脱敏、脱密、去隐私化、标准化等处理,并建立医疗大数据训练设施专用的高质量、适度规模的病种数据集,用以支持开展深度学习等多种算法训练试验。1.数据治理:通过解析专病数据需求,在医联平台内定位符合数据要求的多模态医疗数据,并进行专业的数据脱敏、隐私处理和数据加密等数据治理。2.病种数据中心管理:统一集中管理采集到的影像及报告数据,按病种、模态形成标准化的病种数据集。3.标注工具研发:提供多样化的标注工具,覆盖DICOM影像、病理影像、视频影像、光学图片等多种模态,支持点、圆形、矩形、笔刷等多种标注方式。第二步,利用全市政务云机房及网络服务,进一步扩大数据规模和计算资源。目前已初步建成1个基础算力设施平台和24个病种训练数据集和人工智能应用处理工具包,为上海市市级医疗机构统一提供权威、标准、规范的医疗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和试点应用,并积极探索更复杂、更大规模的人工智能训练试验,申康中心的医疗大数据训练设施旨在助力市级医院推进临床诊断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1.训练工具研发:支持2D、3D图像进行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标准任务的训练,提供可视化的自动训练功能。2.服务平台及资源调度:以全局视角对集群整体资源进行动态分配,提高硬件利用率和效率。3.平台管理:统一管理用户、数据、服务权限,确保平台的数据加密和算法安全。4.AI产品开发与应用: 开发针对24个病种的AI辅助诊断工具包和相关应用系统,并在多家三甲医院及其医联体进行试用验证。这些系统在临床应用中显著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帮助医生平均减少阅片等任务时间50%-70%。5.项目推广:项目为上海市50多家机构提供了标准化、均质化、精细化的AI服务,有效提升了上海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申康中心的医疗大数据训练设施通过多年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是数据标注难度大。医疗数据的标注工作量大且专业性强,需要领域专家进行指导和审核,这不仅增加了项目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也对标注工具和数据管理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行业标准缺失。面对市场上AI辅助诊断产品的单一性,加之医疗AI产品目前仍缺乏权威、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质量规范,不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效果评估,建议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持续推动医疗AI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