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登陆 | 注册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后勤

新建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全流程操作指南

发布时间:2025-03-18 来源:医院后勤官 浏览量: 3388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作者:熊栎文、黄学超、尹星、邓峰

单位:四川泰康医院

论文原标题《浅析新建医院危险化学品分类分级的安全管理》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医院中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的范畴逐步扩大。然而,新落成的医疗设施常常面临众多挑战,特别是在处理危险化学品的领域。研究发现,由于新建医院在队伍、制度、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和不健全,使得危险化学品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合理的分类管理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能有效降低危险化学品带来的安全风险。



检验科危险化学品保存管理制度


目的:明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管理,防止危险化学品外泄,保证实验室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 科主任:监督危险化学品管理员工作,负责科室危化品申购审批工作。

  • 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负责危险品的入库、领用及保管工作。

  • 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此制度。


内容


1、实验室对强酸、强碱、易燃品必须安排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专册登记,保证危险品的使用安全。


2、危险化学品管理员由科主任指定,必须由思想品行好、政治觉悟高的工作人员担任。


3、强酸、强碱、易燃品存放在专用的危化品保存柜,实行双人双锁规范管理,防止非法盗用、挪用。


4、建立危险化学品帐册,从购进、入库、领用、使用、处理等都必须及时、准确作好记录,做到账物、账账相符。


5、实验室应建立危险化学品溢出和暴露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和措施。实验室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标准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6、实验室存放的危险化学品都准备有详细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方便实验室工作人员查看。实验室工作人员须了解强酸、强碱、易燃品的危害性,在使用时必须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在使用完成后的剩余物质必须交还管理员,不得私自扣留。


7、危险品管理员定期对保存的强酸、强碱、易燃品数量和品种、品质变化、包装等进行检查,保证库存数量和种类准确、包装完整标识清晰。


8、危险危险化学品储存要求:


  • 危险化学品入库时,应严格检查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

  • 危险化学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 储存地的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

  • 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受阳光照射易燃烧、易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 化学性质防护和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 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区域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

  • 危险化学品发现丢失、被盗时,应当立即报告科主任和保卫科。


9、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


  • 实验室不得自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严禁随意排入地面、地下及任何水源,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 对已过期或无保存必要的强酸、强碱、易燃品物质,危险化学品管理员向科主任提出报废申请,科室负责人上报医院后勤保障部,由后勤保障部安排送至有资质单位处理。

  • 危化品相关应急处理请参见SCTKLAB-SOP-013《危险品化学事故应急预案》。


储存管理


对于新落成的医疗设施,在处理有毒化学品的存储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化学品的具体危险属性以及它们的分级情况,从而精心规划存储空间,确保符合安全存储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良好的通风系统、避免日晒、防潮措施以及预防泄露等安全措施的实施。同时,必须构建一套完备的仓储管理机制,涵盖物品入库的质量检验、整齐规范的摆放、周期性的审查以及必要的保养工作。在化学品的保存环节,必须保证其标识的明确性以及存储容器的完整性,防止各种化学品之间的混淆与混储。另外,必须周期性地对存储设备进行细致的审查与保养,以保障其安全功能处于优良状态,并且要尽早识别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使用管理


潜在的化学制品风险可能包括泄露、火险、爆破、以及有毒物质的摄入等。为确保稳妥,必须拟定精细的操作规章和安全条令。化学品的采集、操纵、检测等相关流程应详尽规定在操作指导书中,详细说明操作程序、安全预防措施及紧急应对策略。为了响应化学品的潜在风险,必须实施特定的安全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身着适当个人防护设备、确保工作场所空气流通以及定期审视机械的完整性。另对化学品实行分级管理,如科室因工作临时需求使用较小量的危化品时确定为医院危险等级二级、三级的危化品可直接在医院现有科室进行院内调拨使用,确定为医院危险等级一级的危化品需报保卫科审批同意后进行院内调拨使用,科室间调拨应做好相关记录。此外,增强员工教育,提升对化学物品保护自身的认识,保证每位使用者能够精通化学品的正确操作流程。采取这些办法,能显著减少危险化学品在应用阶段的安全隐患。


危废处置


废料存储管理需制定符合规定的专属存储区域,进行分门别类和分区域存放,以实现物理与化学的双重隔离,杜绝不同种类之间的污染交互和潜在事故的蔓延。定期对仓储设施执行细致的审查与修缮,维持优越的封闭和透气环境,这样能够缓解有害废料的负面特性转变。同时,构建完善的危险废物存储与取出的日志、监管平台和紧急应对流程,保障危险废物在保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符合规定。


应急处理


探讨关于有害化学物质意外事件的管理程序、援助手段以及预防策略,目的是增强对意外灾难的响应力。应对突发事件的程序必须具体规定事故通报、事件评价、现场管理、人员撤离、医疗救助等步骤。灾后援助策略涵盖了预备必要的应激物资、装备及技术援助,并安排应急训练,以增进操作技能和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效率。预防策略主要集中于风险分析、安全教导和泄漏侦测等方面,目的是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采取这些手段,能显著增强处理化学品灾害事故的紧急应对效率。、


危险品化学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维护医院安全稳定,预防和遏制化学品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展开各项工作,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事件特征和危害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因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突发事件,检验科为重点监管部门。在检验过程中,所用到的部分化学品具有用量大、腐蚀性强、挥发性强、易燃、易爆、有毒的特点,这些药品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因操作不当或存放不合理,将会造成大量危险化学品的外漏,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和人员中毒、死亡等严重后果,其破坏性相当严重,会直接影响整个医院及周边环境。


3、应急组织与职责


成立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小组),依法处理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监督和管理。


3.1应急工作小组

3.1.1组长:科主任

3.1.2组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3.2外部联络:消防报警119;院保卫科;院感部

3.3应急小组工作职责

3.3.1修订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3.3.2研究制定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措施和程序。

3.3.3负责指挥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协调有关部门的关系,确保应急处理工作快速有效开展,控制危害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3.3.4负责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3.3.5负责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改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4、预防与控制


4.1严格遵照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的管理,责任到人,预防和应急火灾、爆炸的发生。

4.2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应急处理工作快速有效开展,控制危害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4.3危险化学品必须存放于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箱内,进行分类存放,文字标识清楚。应有专人保管,并有严格的账目和管理制度。

4.4在化学品的运输和使用时,应注意不要洒落、碰撞并戴好防护用品。如有洒落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方法处理好现场,在危险化学品使用完毕后应密封放于指定位置。危险化学品使用现场应有化学品性能资料,便于查阅。

4.5在岗操作人员应认真进行岗位检查,发现事故险情,立即上报科主任,并及时通知与本岗有关联的岗位,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将事故控制在最小程度,损失降低到最低的水平。

4.6强化科室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改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5、应急处置


危险化学品发生溢出与暴露等事件即启动本流程。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5.1分级响应


5.1.1一般事故:发生危险品溢出,无人员暴露或仅为轻度暴露,事故可控,触发启动一般事故应急流程,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为第一人员,第一时间迅速切断危险源,控制危害扩展,同时报告科室应急小组组长。受伤人员自救、互救,及时到急诊科处理受伤部位


5.1.2严重事故:发生危险化学品大量泼洒,引发爆炸或火灾,有人员严重受伤,事故危害较大,蔓延较快,立即触发启动严重事故应急流程,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为第一人员,第一时间拨打119,并向院保卫科报警,切断或控制危害源蔓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并转移到安全地带。组织抢救受伤人员,送急诊科救治。


5.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人员救护


5.2.1工作人员发生化学污染时的应急预案 :

a.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b.尽快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5.2.2危险化学品灼伤的应急预案

a.碱类灼伤:

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眼睛:被碱灼伤时应先用洗眼器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

b.酸类灼伤:

一般酸灼伤:皮肤被一般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浓硫酸灼伤: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强酸溅入眼内,用洗眼器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立即送医院眼科治疗。


5.2.3吸入有毒物蒸气的应急预案

在实验室中如呼吸到有毒蒸气时,可能会感觉到头昏目眩,甚至昏倒。此时应迅速离开实验室,到室外空气流通处休息。同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医院感染办、生物安全委员会作相应处理。对昏倒的患者其处理办法为:

a.将患者迅速抬到室外空气流通处;

b.解开患者的钮扣、领带等衣物束缚,平躺通风处;

c.如果呼吸微弱或已消失则要赶快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通知相关科室医生。同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院感办、作相应处理。


5.2.4危险化学品引发火灾处置预案

a.灭火的原则:移去或隔绝燃料的来源,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对不同物质引起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扑救方法。

b.防止火势蔓延,首先切断电源、熄灭所有加热设备;快速移去附近的可燃物;关闭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

c.立即扑灭火焰、设法隔断空气,使温度下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器、油类和酸类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因为这些物质会与二氧化碳发生作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有机溶剂、油类着火,不宜扑救电器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类、有机物、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

e.火势较大,预估不能自行扑灭时立即打119报警,并按(4)扑救,有生命危险时立即逃离现场。


6、整理现场,讨论总结,书面报告


消除危害后,对泄漏区域进行认真的仔细的消毒作业,经当地有关部门监测合格后,方可撤离警戒人员和恢复作业。及时查明原因,检讨处置过程和措施,评估损失,追究责任,改进流程和预防措施,制订杜绝措施。以书面报告形式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报告内容包括:


6.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6.2事故的经过和应急处理措施。

6.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6.4追究责任,改进流程和预防措施,制订杜绝措施。



案例分析


成功经验方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堪称典范,尤其在处理危险化学品的策略上表现得尤为卓越。他们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化学物品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化学物品的采购、存放、运用和处理等流程的持续监督。另外,医疗机构还拟定了完备的应急响应计划,实施了定期的安全风险演练,增强了职员的安全感知和危机应对技巧。该措施有效地确保了医院危险化学物品的安全。


在我国,新建医院的典范实例亦有所见。在某地区,一座新建的医院在化学危险品的管理上实施了数字化策略,构建了一个化学危险品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对药品的采购、存放、应用和处理等各个阶段进行持续的监督。同时,医疗机构也注重对员工的培养,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模拟训练,从而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在遇到紧急状况时的应对技巧和安全防范认识。该策略强化了对医院存储危险化学物质的监管机制。


对于新落成的医疗设施,在处理危险化学物质的政策上,必须实施以下策略:首要任务是强化相关法规和准则的构建,以便对危险化学物质的安全操控拥有明确的法律支持;其次,需提升管理人员对于这些物质的了解,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防止因购置或使用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时,应增加对储存设施的资本投入,优化储存环境,并增强防护措施;关键还在于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训练,以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并且要重点关注危险废料的处理环节,标准化分类与处理流程,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文献


[1]卢佳月,陈奎,葛国曙. 全面质量管理视域下高校附属医院危化品安全管理 [J]. 化工管理, 2024, (10): 100-104.

[2]段梦兰. 守护医院安全的“大管家”[N]. 健康报, 2023-12-06 (004).

[3]曾美婷,李达,杨波,等. 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在医院危化品管理中的应用 [J]. 化工管理, 2023, (27): 123-128.

[4]王晓君,陈佳维. 医院危险化学品网格化管理实践与探讨 [J]. 医院管理论坛, 2023, 40 (06): 27-29.

[5]王恒,泽碧. GHS和二维码标签在医疗机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医药导刊, 2023, 25 (06): 613-617.

[6]宋双,张璟,程曦,等. 科研试剂耗材采购与危险化学品管理平台构建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 41 (11): 317-321.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