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可穿戴与健康感知

数据驱动智慧医疗新纪元:可穿戴技术引领慢性病管理

发布时间:2025-08-11 来源:慢性疾病与转化医学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Chronic Diseases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5年2期发表了来自尼日利亚和孟加拉的Victor Abiola Adepoju等作者的文章,题目为 Wearable Technol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A Growing Concern(慢性病管理中的可穿戴技术:日益关注)。该研究方案探讨了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在慢性病监测、管理和个性化干预中的应用前沿与挑战,包括与人工智能、区块链及远程医疗系统的深度融合,以及数据安全、患者信任和未来发展方向。

微信图片_20250811130949.png

随着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负担的不断加剧,如何实现对患者生理参数的实时、连续监测,已成为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文章指出,智能手表、腕带、贴片等可穿戴设备可全天候采集心率、步数、睡眠、血氧、血糖等关键健康指标,帮助患者自我管理,并为医生提供精准的动态数据支持,从而实现“以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医疗”。

在技术优化层面,作者详细阐述了将人工智能(AI)算法与区块链技术整合到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处理流程中。AI可以对海量生理数据进行模式识别与预测,提前识别疾病恶化风险;区块链则为电子健康记录提供了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存证机制,保障数据隐私与完整性。这一创新模式,有望有效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远程监护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正与可穿戴技术深度融合,为慢性病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实时数据,医护人员可在线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在家中即可接受远程指导与康复训练。文中以炎症性肠病和心力衰竭的远程管理案例为例,生动展示了该模式在减少住院率、提升患者依从性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患者信任与合规方面,作者强调,只有赢得患者对设备及数据使用流程的理解与信任,才能确保技术广泛普及。文章提出多项建议:一是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数字素养培训;二是制定统一的数据隐私与安全标准;三是通过透明化的知情同意,赋予用户对其健康数据的自主控制权,以最大程度降低合规风险和伦理争议。

针对可穿戴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文章深度讨论了设备精度、续航能力、成本与可及性不平衡等问题。此外,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监管政策、数据标准差异,也给跨境数据交换与大规模临床验证带来障碍。作者呼吁政府、产业和学术界协同合作,推动制定全球技术规范与监管框架,以加速创新成果落地。

展望未来,文章指出下一代可穿戴技术将更加轻量化、多功能化,并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组学技术相结合,实现更深层次的个性化医疗。与此同时,通过5G/6G网络、大数据平台和智能算法的加持,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慢性病“智慧健康生态链”的关键节点,为精准预防、早期干预和全程管理提供坚实支撑。







本文全景式勾勒了可穿戴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核心价值与发展路径:从实时监测到智能分析,从个性化干预到远程医疗,再到未来生态的协同构建,可穿戴设备正引领慢性病管理迈入“数据驱动、智能互联、精准医疗”的新时代,为患者、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体系带来革命性变革。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