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高质量推进中医药“走出去”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实施高质量对外合作重大项目10个,建设国家级合作基地10个,与浙江建立中医药合作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50个,培养海外中医药国际人才2500人,开展海外中医药服务与交流咨询10万人次,浙江成为高质量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示范窗口和我国中医药对外开放新机制的金名片。
深化国际组织交流协作、鼓励民间自主交流、培养中医药国际人才……浙江多举措推进中医药“走出去”~
推动“浙派中医”国际化,支持浙江中医药学会设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浙派中医分会,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海外设立中医经典研究分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等活动,支持衢州承办世界针灸康养大会。 建立海外中医药交流机制,依托宁波、温州、丽水等地外事港澳友协资源,鼓励在海外建立中医药博物馆(文化馆),举办大型中医药文化展览、义诊、健康讲座和科普宣传活动,支持何氏妇科等浙江著名中医学术流派在国外设立工作站,扩大“浙派中医” 学术流派影响力。 加快浙江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做大做强以色列、白俄罗斯、罗马尼亚、新西兰等已有中医药海外中心的规模和影响力,成为浙江中医药海外服务的对外窗口。 全力争取承接更多国家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任务,谋划新建中医药海外中心1-2个。制定现有海外中心新一轮合作计划,每年派遣5-10名中医专家赴中心开展中医诊疗服务,举办健康咨询、中医大讲堂、中医培训等活动,逐步构建政府、医院、医生多方共赢的运行模式。 建立中医药服务云端诊室,支持省市医疗机构建立国际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构建全景式互联网中医药远程服务体系。 发挥屠呦呦品牌效应,加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每年组织开展 “浙派中医”海外行活动。 全面做好杭州亚(残)运会“中医药与世界”大型宣传活动,在亚(残)运会期间举办5-10场中医药产品展览展示、传统体育表演、科普知识讲座、健康咨询义诊等专项活动,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做实做强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中医院等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服务贸易出口基地,扩大海外服务和产品应用范围,以医带药,促进中药服务出口,打造浙江中医药服务贸易品牌。 加强中医药贸易对外交流,强化与西班牙、葡萄牙医学院和意大利皮埃蒙特卫生厅、都灵市卫生局等政府、院校和企业间的中医药合作,支持中医药企业开展对非合作,参与非洲新冠肺炎、疟疾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 推进中医药领域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依托电商平台等探索推进中药材、中成药等跨境电子商务。推动中药类产品以药品、保健品、食品等方式在部分国家开展注册,完善中药类产品当地销售和生产体系,推动中医药多途径、多形式“走出去”。 加强贸易展会平台建设,积极举办中医药贸易展,开展浙江中医药贸易(东欧中医药服务专场)等活动,支持举办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等国内展会平台。 充分发挥浙江外贸优势,拓展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为国内中医药企业和境外采购商搭建交易平台,积极举办中医药国际贸易展等活动,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中药类产品贸易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