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突发事件救治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5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从完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建设、扩充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推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领域改革等方面全面推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该《意见》,有效扩充重症医学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与布局,重点补齐西部地区和县域重症医学医疗资源短板,实现区域重症医学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意见》主要内容 | 《意见》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能级匹配、布局合理、服务优良、平急结合”的总体要求,明确2025年末和2027年末预期目标。 第二部分持续完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提出依托“双中心”、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分层分级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 第三部分着力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建设。明确通过合理增加床位设置、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服务模式四种途径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建设。 第四部分有效扩充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强调加强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强化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医疗机构按标准提升重症医学专业医师配备比例。 第五部分不断推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领域改革。协调相关部门合理调整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合理保障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增强重症医学专业吸引力。 第六部分组织实施。强调“三个加强”,即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作、加强督促指导。 01 国家确定发展主要目标 未来ICU床位数量激增 多方数据表明,国家已于早些年便开始着手布局重症医学。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调查显示,从2011年至2015年的短短四年间,重症医学科的床位数增加了36%,医生和护士数量分别增加了35%和55%。 同时,新冠疫情救治经验证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近年来上述数据还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 因此,在本次发表的《意见》中,国家明确了未来几年重症医学领域发展的主要目标: 到2025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包括综合ICU床位和专科ICU床位,下同)达到15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以下简称「可转换ICU床位」)达到10张/10万人,相关医疗机构综合ICU床医比达到1:0.8,床护比达到1:3。 到2027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8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2张/10万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资源有效扩容,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专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到2025年末,三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和儿童专科医院综合ICU床位占比、专科ICU床位占比和可转换ICU床位占比分别不低于4%、2%、4%;到2027年末,上述指标分别不低于4.5%、2.5%、4.5%。
到2025年末,二级综合医院、传染病和儿童专科医院综合ICU床位占比、专科ICU床位占比和可转换ICU床位占比分别不低于2%、1%、2%;到2027年末,上述指标分别不低于2.4%、1.2%、2.4%。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21年我国ICU床位数为67153张,全国人口141260万人,即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4.75张。根据《意见》要求,至2025年,我国ICU床位需提升至每10万人15张,预计2021-2025年间ICU床位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到32.96%。进一步地,至2027年末,目标提升为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18张,预计2025-2027年间ICU床位的复合增长率为9.54%。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此次《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全国医疗机构将快速新增大量重症监护病房和ICU床位,并配备大批ICU医护人员,还需要大规模采购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装置、监护仪等重症监护设备。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国内重症医学领域的高端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基层终端设备、信息化系统等多个细分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 02 以西部地区及县域为核心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国内目前重症医学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一二线城市的三级医院,西部地区较为薄弱,较为偏远的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发展程度不高,重症医学科床位总体较低且增长缓慢。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据医械数据云数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我国县级医院呼吸机和监护仪中标规模仅由9.01亿元增长至9.56亿元,同比增速远低于全国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因此,如何有效扩充重症医学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与布局,重点补齐西部地区和县域重症医学医疗资源短板,实现区域重症医学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成为了当今西部地区和县域重症医学发展的一大桎梏。 针对偏远地区重症医学科发展难的问题,《意见》中指出: 将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牵头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急危重症识别、处置和转诊能力。 在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里要安排重症医学医护人员,并配备呼吸机、ECMO(体外膜肺氧合)、监护仪等设备以及必要的便携设备,适应执行不同规模救援任务,形成可在区域内或跨区域调度的快速反应、机动灵活救治力量。 推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千县工程”,以对口帮扶等方式,补齐县域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短板,全面增强基层医疗机构重症应急处置和规范转诊能力。 到2025年末,力争每个县域至少1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能力水平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推动一批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能力水平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水平。 在推动重症医学发展的过程中,单纯依赖医院的财力确实会面临不小的挑战,但《意见》的发布表明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及其他地区重症医学建设的财政投资扶持力度,并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动态调整机制中统筹考虑,做好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和医疗控费等政策衔接,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 03 新政策带动需求大幅增加 重症医疗设备市场或将迎来“井喷” 纵观近几年医疗领域的新政策,国家不断发布利好重症医学发展的政策。例如,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发布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便指出应当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发展包括重症医学在内的临床专科,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目前,我国重症监护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根据医械数据云统计,2021年至2023年中国重症医学领域的两大核心产品——呼吸机和监护仪中标规模持续增长,由2021年的62.72亿元增长至2023年79.78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2.79%。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现如今,国内的重症医学设备市场占有情况是以国产设备为主,进口设备为辅。迈瑞、科曼领跑国内呼吸机及监护仪两大重症医学核心市场,谊安、斯百瑞宝莱特等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发展势头良好。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可以预见的是,面对ICU床位的快速增长,《意见》的发布或将导致县级医疗机构对重症医学设备的需求迎来一次“井喷”。 曾经未开设或仅有较低水平的重症救治能力的县级医院将在政策的支持下有能力采购更多的重症医学设备以满足更高的重症医学科能力水平要求。 同时,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也将采购并储备更多的便携式重症医学设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存在的不同规模的紧急救援任务。 面对重症医疗领域新格局,国内制造商应深入了解基层医疗机构需求,聚焦基层市场。 在研发方面,应针对基层特殊条件,加大投入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同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同时,企业还需预测基层市场需求,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产品成本,确保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稳定供应。 总而言之,《意见》的发布无疑为医疗器械行业注入强劲动力,同时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