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的“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结出成果,首批3家医院通过认证。昨日,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授牌仪式在深圳前海举行,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3家医院获得授牌,成为“《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认证医院”,宣告该标准迈出“落地”的第一步。
对这3家医院来说,今后与境外医疗机构开展业务交流将更加方便,而最“立竿见影”的好处是,可以获得国际商业保险机构认可,购买了国际保险的客户可直接在医院“刷商业医保”看病。认证标准已经获得了英国保诚投资信贷保险公司、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万欣和(上海)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安盛集团4家商业保险公司的支持。这将助力内地和港澳医疗体系融合发展、医疗规则有效衔接,实现医疗质量同标同质,也有利于中国医院与国际接轨,更方便获得国际商业保险机构的认可。医院评审认证对推动医疗服务标准化、同质化,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际通行的促进医疗行业互信互认的重要手段。在全球范围内,美国JCI、澳大利亚ACHS等是通行的国际医疗评审标准。随着我国日益频繁地参与和开展国际卫生交流与合作等全球卫生事务,国家急需推动医疗卫生行业的规则标准与国际衔接,以便于促进医疗资源要素便捷流动,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影响力。2020年,中央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深圳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认定标准体系。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积极进行探索,委托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牵头成立非营利性的第三方评审评价研究中心——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编制出《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2021版)。2022年2月,该标准以97%的得分率获得国际医疗质量协会外部评审会(ISQua EEA)权威认证,成为全国首个经国际认证的医院评审标准。《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2021版)》是内地“”三甲”标准的升级,也是与国际标准的融合。编制过程中,该中心遵循“标准只升不降、内容只增不减”的原则,在国家《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国家《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基础上,参考国际相关文献,对照国际医疗质量协会(ISQua)的要求和原则,历时近一年编制。该标准分为3章,包括医院功能与任务,患者安全、医疗服务与医疗质量,医院管理,共186款评价条目,每款评价结果分为6个等级(优秀、良好、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和不适用),每四年评审一次,强调持续改进。《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2021版)》有两大特点——一是展现了“三甲”内涵,即社会责任明确化、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化、医疗技术管理体系化、医疗核心制度具体化;二是融合了国际理念,体现在质量安全精益化、风险管理全域化、职业安全体系化、人文关怀细致化、医患关系坦诚化。国外医疗评审标准重视的人文关怀和公开披露,也被《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2021版)》借鉴。在国际医疗认证标准里,医院发生不良事件后,主动向患方或公众告知、披露,是必须的。过去十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根据ACHS的要求,在这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好,走在国内前列,也受到市民的欢迎,增强了医患互信。经过这些成功实践,决定把公开披露等做法也加入了中国的首个国际版医院标准。2023年3月30日起,来自北京、香港、广州、深圳、珠海等5个城市的13家医院将作为首批医院参加《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2021版)》的评审认证,其中5家来自深圳,4家来自香港,2家来自广州,北京、珠海各有1家。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成立了评审员培训与发展专家组,有111名境内外医院评审认证资深专家通过考核,其中内地71名、港澳地区40名。医院参加《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2021版)》,有利于加强人文内涵建设、完善医院管理制度、提高国际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对于患者来说,就诊也更便利。通过《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2021版)》评审的医院,可获得国际认可,尤其是方便获得国际商业保险机构的认可,患者可以直接使用商业保险在该医院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