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咨询 > 分析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医院如何加强医疗过程质量管理?​

发布时间:2024-07-22 来源: 医信通头条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在医改中,支付机制是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的关键。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随着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全面推行,对于医疗行为、医院管理的影响将非常深远。在新的医保支付方式大背景下,如何对临床、药事、检验进行合理的管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保办主任孙麟教授分享其观点:

01 医保改革趋势

2020年,国家出台《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是未来十年(2020-2030年)医疗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以"1+4+2"框架为核心,旨在构建一个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辅以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多层次保障体系。关键机制包括待遇保障、筹资运行、支付机制和基金监管,其中支付机制和基金监管对医院管理尤为关键,影响医疗行为、用药等各个环节。

02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2021年,国家医保局推出了为期三年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计划,目标是实现全国统筹地区的全面覆盖。改革强调将医疗服务质量和费用控制纳入考评体系,并与支付直接关联。这一举措与DRG实施中的考核标准紧密相连。

总体而言,DRG和DIP的支付模式标志着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向后付制转变,即打包付费。在医保设定的支付标准下,医疗机构的实际费用与医保支付标准之间可能存在差额。若医院费用低于定额,则产生盈余;若超出,则面临亏损。

03 医保基金监管机制

目前,医院面临的监管不断加强,特别是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条例出台后,各家医疗机构在面临支付方式改革的同时,也在接受逐渐加强的医保基金监管压力。经常有医保拒付、医保稽核后的扣罚。监管对行为上的合规、合理性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真实性问题和合理性问题成为监管重点,并且对药品、耗材使用、诊疗行为的合理性及收计费的合理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医疗机构内部在医保管理中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04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医保管理

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从费用、效率和安全性等维度,体现了支付方式的改革和监管。关键指标如次均费用、感染率和并发症与支付改革紧密关联。

DRG支付与绩效考核也是紧密相关的,考核指标体系相似,涉及DRG覆盖率、病例组合指数、费用消耗指数和时间消耗指数,这些指标不仅评估DRG支付的绩效,也用于衡量医疗服务质量。医院专科评价同样参考这些参数,尤其在强调费用控制的同时,绩效考核还包括低风险死亡率等指标。

DRG技术和概念用于校正指标,如抗生素使用量(DDD)的校正,需要根据病例组合指数调整,以反映不同病种结构的差异。在DRG或DIP支付考核中,地区普遍采用质量参数和费用参数进行校正,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DRG支付考核旨在确保支付方式的可持续性,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合理支付,防止医疗机构选择性收治轻症患者、推诿重症患者、过度诊断或服务不足等行为,确保参保居民的受益水平。



基于价格和费用控制的医保支付
微信图片_20240721230612.jpg
如图,支付方式改革下,支付标准和实际发生费用的差额其实仅仅代表在账面上费用的差额,医院能否在正常运营中获得相应的收益主要看成本。这也是为什么费用控制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聚焦于药品和材料。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取消加成,对医院经济运营来说,药品和材料费用实际上是直接成本费用,而且如果占比非常高,将会直接影响到DRG病种付费。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医院真实的收益情况,往往取决于药品和材料的合理使用。但是作为医疗机构,最重要的是治疗好疾病,所以其实重点是在合理的费用控制。
从现有的支付方式来看,会觉得DRG限制收治重病人、限制高新技术的发展、限制用药、限制用贵的药。单从各个地区执行DRG的基本原理来看,其实并不是“唯低费用”进行计算。首先,在确定每个病种权重或点数时,是用历史费用或者当期费用的平均值。这个费用中包含了合理费用和不合理费用,是在不同医疗机构、不同时间段内产生的费用均值。目前价格调整频繁(如药械集采、谈判、服务价格调整等),导致权重波动大。
其次,第二个计算权重方式是按照项目计费的方式,这个过程中包含了成本扭曲问题,就是医院诊疗项目实际存在成本背离的情况,直接导致权重背离。这个过程也存在补偿不足或过度补偿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一定局限于每个病种中实际成本的超额和结余问题,可能在某些病种上产生了更多的结余,但这些结余是否合理?所以关键问题在费用的合理使用。如果要保证疾病的治疗效果,必须要用到高端的药品、高端的材料或者要做必要的检查,那以治疗效果为保证的前提下,必然产生高费用。在取平均以后,只要做到同类型疾病当中合理控制,就可以有空间获得相应的结余或者收益。


对医院的影响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医疗、医保价值支付引导合理费用控制,实际上是相向而行的。做好成本控制可以在医疗中获得相应的收益。首先是以质量安全为前提,医疗机构最终的目标、核心是要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结果,一定要从以前单纯的收入增加变成合理的成本控制。支付方式改革下,体系性地应对和适应是系统性工作,涉及到医院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关注临床路径,卫生经济学评价等措施。


支付方式改革下用药调整
今天主要介绍用药的情况,(以抗生素为例)因为抗生素使用在医院内部的质量考核、质量控制、费用控制上占得比例比较大。适应病种付费虽然要争取政策,同时医院内部要加强病种和相应的管理。
01 诊断是疾病入组的指路标
抗生素使用和支付有直接关系的第一个是诊断,诊断路径无论是DRG或DIP,不同的疾病难度程度特别是以合并症和并发症作为指标,对首要诊断以及次要诊断的准确编码是最重要的,编码不同直接影响到入组的分值不同。同样诊断、同样手术、同样条件的病例,由于编码不同,可能被分入不同的病组,被赋予不同的权重,按不同的价格支付。
从感染来看,一般来说是列入到并发症的合并症范围内,如果有合适的诊断特别是有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感染(一般感染或重度感染),在分组中是不一样的。所以临床一定要保证临床诊断准确的录入,特别是诊断的完整性,病案编码一定要保证编码的准确。
目前医保结算清单已经开始逐步推行,医保结算清单虽然是DRG付费的主要信息采集通道,但实际上医保局主要是从病案首页获取信息,所以强调病案首页的规范。病案首页就有诊断的编码信息。病案诊断编码要准确,首先是临床要做标准的诊断,要把诊断下准,特别是要下全。而感染检查的一些指标,是否在控制费用中,检查是否要减少,有些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有些检查必须要做才能够提供相应的证据。
02 临床路径实施
在支付方式改革以后,凸显了临床路径的重要性。之前一直强调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主要是对质量的保证。实际上在质量保证的同时,通过临床路径合理管理和合理执行,也是很好地在质量前提下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医保和临床分别有各自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要把医保和临床的相应的管控结合起来。华西在执行的过程中,强调的是过程中进行控制,而不是在产生结果之后再去实施控制,这是无效的控制。华西医院强调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特别是在临床合理性和合规性方面做了前置性的控制。医保的质量控制则放在最后一个环节。
在现在支付方式改革下,医院的综合管理、综合质量提升是在支付方式改革大环境下必须要做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质量的同时,也把费用控制好,最终使患者在经济、医疗上双获益,医保基金能够得到有效使用,医院也能够在这个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实际上可以实现三方共赢。


责编:中国医疗保险、金豆数据 【免责声明】平台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最终解释权归平台所有 。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