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咨询 > 分析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 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构建?

发布时间:2022-07-18 来源:连线CIO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1.引言

现代医院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与利用。三级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管理较成熟的医院,带动着整个医疗体系医疗水平的提高[1]。为了促进与规范全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国卫办规划发〔2018〕4号)给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建设要求提出了指导性的操作方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明确提出了要强化信息化的支撑作用,要求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

医疗设备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2]。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医疗设备的先进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标志之一[3],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也应运而生。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已对医院信息化发展进行了丰富的研究。郭雨晨[4]等从资金投入、组织管理、基础建设、信息安全、信息系统、绩效情况6个维度构建出了三级医院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李蓓[5]等构建了一套含有7个一级指标的军队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冯丽萍[6]等从管理的时间、成本、政策、质量、安全5个维度构建了医疗耗材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并将成熟度等级分为粗放管理级、信息管理级、定量管理级、精细管理级。整体看来,国内目前对于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的研究较少 。

当前国内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仍存在着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人员与制度不明确[7-8]、医疗设备信息系统无法满足其动态管理的要求[9-11]、医疗设备数据孤岛化等问题[12-14]。在国家大力倡导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之下,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开展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评价可以较为直观地展现出该医院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这不仅符合国家政策与监管的要求,更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及医疗质量。

2.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 

本研究中的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是基于当前在医疗质量评估中应用颇为广泛的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 SPO)模型所建立。SPO模型是由美国学者Donabedian于1966年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中提出的,首次确定了结构、过程、结果3个评估医疗服务质量的维度[15]。该模型以医院管理为基础,重视对医疗服务全流程的评价,维度清晰[16-17]。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动态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作,是需要多方配合、共同推进的。

因此,SPO模型的评价模式与本研究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逻辑相符合,为本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提供了思路与指导。在本研究中,结构指的是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各类资源配置,即信息化评价“6要素”当中的资金投入、组织管理、基础设施、安全保障[18]。可见,该维度重点均涉及了医院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建设方面的要求,并且在既往研究中,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均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指标[4-5]。

因此,在此研究之上,搭建起第一个维度即“基础能力”。过程指的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具体为在系统的运行下产生的数据便是信息化管理过程的体现。在一个医院信息系统中,真正能反映出这个医院信息系统所达程度的是数据的支持性和决策性[19]。信息系统与数据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数据的质量均需评估。因此,搭建起第二个维度“系统功能”与第三个维度“数据管理”。

结果是指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结果,即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使用者的满意度等。在系统使用之后, 使用频率如何,使用效果如何,设备全流程的管理是否更加规范,不同的部门之间能否进行数据共享等[20],这些效果都需要指标来进行评估。因此,针对上述方面的评价要求,建立起第4个维度即“服务效果”。综上,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模型见图1。

  • 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上述维度的搭建,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既往文献与相关文件进行了梳理,并针对评价模型的选择与初步构造

的框架进行了三轮专家咨询,遴选的专家包括具有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经验的管理者,高校中从事信息化管理、卫生管理学、临床工程研究的专家,医院信息中心的管理人员,医疗设备生产企业管理者等。专家咨询结果均认为SPO模型与本研究框架相契合,并建议参考三位一体分级评价标准,将指标均设计为定性指标。

2.2.1 基础能力维度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国卫办规划发〔2018〕4号)中将“基础设施”章节分为机房基础、硬件设施与基础软件,《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修订)(征求意见稿)》(国中医药办规财函〔2019〕56号)中特别强调了机构人员与规划管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信息安全技术 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GB/T 39725-2020)对医疗事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且《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中也对医院信息安全的管理与技术措施提出了要求。在此政策导向指引下,将“基础能力”分解为组织管理、基础设施、信息安全3个指标。

2.2.2 系统功能维度

为了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先后分别针对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

理制定了分级评价标准。其中,《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国卫办医函〔2021〕86 号)中将“设备设施管理”作为了一项重要的评估项目,从购置管理、使用运维管理、质量管理、效益分析4个项目对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评估,囊括了对设备自身与管理系统的评估,据此将以上项目纳入到系统功能的指标当中。此外,为了指导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发展进程,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推出了《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国卫统信便函〔2020〕30号),医院信息互联互

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是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全面综合评价体系[14],为测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否达到互联互通的要求,将该指标也纳入此维度。该维度涉及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将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中涉及的信息系统建设拆分成单个的功能模块,因此,将“系统功能”分解为购置管理、运行维护、质量管理、效益情况、互联互通5个指标。

2.2.3 数据管理维度 

《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G B / T 36073-2018)从数据战略、数据治理、数据架构、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质量、数据标准和数据生存周期8个方面对数据管理的能力进行了成熟度测评,为本研究的数据管理维度提供了指引,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2017年版)》中的数据管理的划分,再考虑到指标的可获得性与敏感性,最终将“数据管理”分解为数据采集与数据质控2个指标。从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使用管理的角度,对涵盖医疗设备管理的系统数据信息采集内容与方式、数据一致性与可追溯性、应用延展性等角度进行评价研究。

2.2.4 服务效果维度 

前文提到,该维度主要为了评估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结果,如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率、使用频次、使用效果等。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2017年版)》(国卫办规划函〔2017〕1232号)与《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国卫办规划发〔2018〕4号),将“服务效果”分解为功能使用、数据可视化与用户满意度3个指标。其中,指标“功能使用”指的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数据可视化”是指设备信息及系统运行数据等展示的形式及方式;“用户满意度”则是满意度的采集方式及设备管理系统使用人员的使用满意度。

综上,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内容见表1。

3.成熟度等级评定与指标评分设计

  • 3.1 等级评定设计

本研究的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模型是在参考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和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data manage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assessment model,DCMM)的基础上提出的,将其划分为0~5级,即初始级、业务级、支撑级、初步集成级、高度集成级、优化级。评级方式将借鉴智慧服务中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即各指标的综合评分相加即为该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的总评分,再结合评价模型进行评级。

  • 3.2 指标评分方法 

借鉴医院智慧医疗、智慧服务与智慧管理的分级评估中指标评分方法,结合评级设计要求,针对每一个二级指标都划分0~5级6个级别,即从医院没有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仅依靠手工处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到医院基本建立完备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院统一管理,逐级划分。

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个级别的评价内容展开类别划分,即基本项与选择项。本指标体系中的基本项表示的是该指标的重点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成熟度达到某一等级时,其相应等级中的指标内容应当全部达标;选择项表示该指标是选择实现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达到某一等级时,其相应等级的选择项达标数量要≥50%。二级指标下指标内容所划分的等级即为指标所在的等级分。每一等级的最低得分为:基本项数量×指标等级分+50%×等级对应的所有选择项数量×指标等级分。

4.结论与展望

当前,我国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为此,构建一套针对性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将成熟度理论融入到了信息化评价当中,也是既往对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当中尚不多见的方法。本研究所构建的基于SPO模型的指标体系维度清晰,契合医疗设备管理的现实需求,但具体指标的操作性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加以修正、细化和完善,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