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咨询 > 分析

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领域,能否诞生下一个“大疆”?

发布时间:2022-11-28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越新颖的领域意味着越多的商业机会。从无人机到扫地机器人,科技创新者们携手供应链伙伴,开创并引领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如今,时代的轮盘或许已经转到了外骨骼领域。


在11月10日,《时代周刊》2022年度全球最佳发明榜单中出现了一家中国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企业【英汉思动力】。


微信图片_20221128101957.png

每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200大最佳发明中,总会诞生两三个值得押注的新航向,也是消费电子产业链关注的核心。机器人大讲堂了解到,在2021年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销量陷入大幅下滑后,珠三角消费电子产业链圈子就开始寻找增量爆发点。在终端产品科技革新的驱使下,下一个无人机或者扫地机器人领域的诞生已然成为一种注定。

 

如果按照《时代周刊》的预测,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将领先其他形态的机器人,先一步走进人类日常生活,成为超市中笔记本电脑、手机音箱之外的消费产品新亮点。


2B到2C,新的市场趋势出现


消费电子产业链上游企业筛选与判断的依据非常明确:广阔的消费人群,有巨头押注,低价且高出货量。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无疑很好地满足了这些要求。


作为步态机器人领域的一个范畴,外骨骼机器人无疑是人类“更快、更高、更强”梦想与现实最为接近的一类产品。外骨骼机器人从发展之初到如今,核心功能就一直围绕着帮助人类在生活或者工业场景增强工作能力。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研发出外骨骼设备Hardiman以来,人们对于这种能够支撑人体、带动人体运动的产品就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


2010年以来,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到最初作为医院设备在B端落地,再到如今被用于重度轻度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应用,消费级市场方兴未艾,逐步开始有三星等全球性企业进行产业化跟进,越来越多企业正入局其中,可以说这让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商业落地可能性。


对于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的预期随着Cyberdyne、ReWalk Robotics、Ekso Bionics、Hocoma、Woodway的成功,被更进一步放大。调查公司ABI Research就认为,外骨骼机器人作为提供力量增强功能的智能设备,有军事、工业、医疗、民用等多种需求场景和广阔市场,全球外骨骼产值预计将从2020年的3.92亿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68亿美元,ABI则分析预测2025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出货量达10.7万件,2028年达30.1万件。


但根据CB Insight的外骨骼调研报告显示,在2021年,外骨骼出货量约3000台,与之前ABI的预期相差甚远,外骨骼机器人走进人类生活,似乎与现实出现了较大背离,直接原因或许在于价格。


10多年时间,外骨骼机器人受限于材料、零部件、算法等多个因素,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从而主要被用于医疗行业例如重度轻度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外骨骼机器人几乎成为康复机器人的代名词。


但如今,这种情况或许得到了改变。早先有消息灵通的供应链企业已经得到消息,得益于采取全新的消费电子供应链,明年底三星可能会正式推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价格或低至10000美金左右。

 

相较外国最便宜的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10万美元以上的价格,三星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价格已经大幅拉低。同样在去年,国内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路线的领先探索者【英汉思动力】更是拿出899美金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吸引了大批用户的关注。

微信图片_20221128102019.jpg

这些价格上的新动向无疑意味着一场产业变革。


例如有消息称三星首批消费级外骨骼产品的生产量将达到50000台,而在去年英汉思动力则仅用42天就完成了首个消费级动力外骨骼机器人全球众筹,其在不同渠道也获得超过400台设备订单,销售额超过200万元,一些用户就表示准备尝试将其用于给老人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上游供应商而言,通过这种很明显的市场销量趋势就可以预测,如果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在更轻价格更低这条路线上不断前行,一旦出现了能够上规模的企业,这个赛道将无疑更容易跑出下一个大疆或者科沃斯。


而每一次爆品上量,则意味着10万以上的量产规模订单,同时企业需要扩大产能量级,进一步降低公摊成本,对于产业链上游企业,这无疑是一次能帮助企业穿越周期的全新商业机会,也是一次有望诞生下一个欧菲光、同兴达等类似供应链巨头的更大双赢。


减少门槛,穿越周期的新力量


量能和产业链端变革带来的巨大可能性自然早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


去年,英汉思动力在实现所有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后,完成了全球首款千元美金以下的消费级外骨骼的众筹。此举吸引到多名国内知名投资人的关注,如李泽湘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XbotPark机器人基地发起人)、高秉强教授(前港科大工学院院长)、黄江吉(前小米联合创始人)、胡郁(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等,快速拿到近5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


资本去考量一个赛道和一家企业的真正价值,其逻辑大致都是评估赛道的成长性、企业的科技纵深,以及判断产品品类迭代的技术延展性。那么从这些角度,其实能够看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与无人机同为消费品的相似之处,也更容易判断类似英汉思动力等企业的未来潜力。


传统外骨骼机器人一般被按照使用人群划分为不同技术流派,大多用于例如中风急性期、偏瘫截瘫等重度行走障碍患者,但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并不涉及任何的医疗目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个类似于早期助行辅助产品,首先就商品属性来看,供应链和销售模式上就存在着更大可能性。


其次,商品的使用门槛以及价格更是重要助推。例如英汉思动力的消费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整体其实类似一个单关节小助行器,自重只有2.8公斤,能够满足几乎全年龄尤其是老年群体的使用。


众所周知,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0%。中国正通过延长退休年龄等方式,缓解愈发凸显的老龄化问题。


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驱动养老产业规模不断攀升,护理、助行等老年需求正因此催生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可能。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8.8万亿元;预计今年该市场规模将达10.3万亿元。而在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强调加快人工智能、脑科学、虚拟现实、可穿戴等新技术在健康促进类康复辅助器具中的集成应用,发展外骨骼康复训练等康复辅助器具。


那么,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便是,相较传统外骨骼机器人,无论从政策端、市场端、渠道定义、用户人群和功能需求上来看,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作为未来提高人类,尤其老年人自身行动能力的重要依托,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期待。


更能够起量,价格更加接地气的消费级外骨骼确实有望更快迎来类似无人机的更大市场空间。


因为消费人群往往决定了市场量级,也决定了前文提到的供应链模式。如今英汉思等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企业类似消费电子产业的上游供应链模式,可能已经由原先的工程师制作变为了批量化生产,价格的问题将在供应链的调整与升级中或许不再成为瓶颈。量能的难题被逐渐解决,无疑为外骨骼机器人进入消费领域打好了基础。


技术路线的变革与创新


除了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爆发力,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与无人机同为消费品,如果单纯从技术的角度,这意味着更强的科技纵深,以及更多的品类迭代技术延展性。


大多数时候,消费品迅速上量后必然会面临一个问题。当更多的市场竞争者涌入,供应链门槛被拉低,初代产品的竞争优势将迅速丧失。那么如果量产的消费产品没有科技纵深,必然陷入模仿者变多的价格战窘境。例如目前的智能门锁行业就是很明显代表。


但如果仔细分析无人机等消费品类却会发现,其技术纵深更为明显。从航拍到飞控,再到实时读传、路径规划、多机协同,大疆等头部企业的科技研发和投入产出比呈曲线上升,研发与科技溢价呈现明显正相关。这意味着企业能够通过加强研发,不断改善产品性能,通过更大规模量产和品控,进一步压低核心零部件的公摊价格,实现品牌、性能与竞争力的正向关联。


而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有着极其类似的技术纵深。就硬件上而言,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在硬件上并没有太多精度要求,却更强调动力要求,作为介于传统机械臂与人形机器人之间的产品,外骨骼机器人同样非常强调扭矩密度,需要更轻的自重与更高的扭矩输出,在材料、芯片、电机等领域,这与无人机的供应链有着较强的匹配度,也是产业链上游企业关注该领域的重要原因。


除了硬件,在软件算法层面,之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则在于,外骨骼机器人走向消费级市场,将可能面临更复杂的户外非结构环境。


在学术上,无论AI还是自主学习,许多研发方向都是尝试在非固定模态环境下,开发出一种主动识别与轨迹规划通用性算法,实现关节位置速度为主的轨迹优化控制,从而以“主动人机交互”的方式辅助人类身体动作。


这种技术框架的难度不言而喻,也局限了传统外骨骼机器人很难实现产业链生产与消费驱动。例如上楼上坡等很常见却又不可预知的户外高动态复杂场景中,机器人就很难快速且准确计算,而消费者用户本身的容错率却较低,可以说几近要求100%识别率。因此,以传统轨迹控制与模式识别的不确定性与误判率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问题,进而长期以来,传统技术方案流派一直智能局限于固定少部分医疗场景。


非常有趣的是,英汉思动力这家企业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其实无疑开创出了一种全新的算法实现方式,或者说是思路。


机器人大讲堂从英汉思动力CEO朱瀚琦处了解得知,英汉思动力通过自适应控制,将外骨骼机器人从原先轨迹规划的大框架下,改为了以实现单纯“力的辅助控制”为核心。从底层技术逻辑而言,这是将消费级外骨骼当作为工具,其应用算法上将主动控制逻辑变为了被动辅助,在技术路线与传统外骨骼机器人有着根本不同。


简单来说,英汉思消费级机器人算法中,并没有环境识别概念,而是选择让人自己判断和决策。外骨骼只需要检测出用户的当前位姿,计算当前时刻位姿状态所需要的动力等级,并同时输出助力,即可辅助人类肢体更好完成动作。

 


这个算法也具有非常强的技术延展性。简单来说,因为它是以人作为统一的控制主体,所以在学习优化过程相较更加简单,即算法可以根据人类步态实现辅助扩展,从而自主学习步态并实现算法优化。可想而知,这一技术框架其实反而更容易加速当前多种类机器人对于多模态算法的数据积累和优化。


据悉,为了匹配这种全新算法框架,提高硬件人机耦合性和反向驱动柔性,英汉思动力改变了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的高传动比传动方式,与上游产业链合作设计了全新动力驱动模组,能够输出更大扭矩密度和合理传动比,同时在重量、体积上实现了均衡。目前该企业也正在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探寻更大的拓展空间。


更远的未来


英汉思动力CEO朱瀚琦提到:消费市场常常被看作是一个大湖,新品类就像一个投入湖中的石子,湖里的涟漪波纹代表了消费者认知中产品的局限性。虽然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目前从产业链到资本,再到政策上都处于绝对的优势期,但是产品一旦真正进入消费品市场,只有市场涟漪越大,产品未来迭代的成长可能性才会越大。


从近代技术创新的路径和方法来看,大多数真正能够改变人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中溅起巨大涟漪的优秀产品,都经过了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反复迭代的关键时间段。其中,企业如何通过产品迭代、供应链管控、客户运营、返厂维修售后等方式,扛住一次次的涟漪波浪,快速接受批评,实现跨越式成长,才是定未来能否在大众消费品市场存活的关键。


在这种市场的不确定性中,由于产品底层方向与核心逻辑具备较强的延续性,类似大疆和九号机器人的企业,可以不断通过技术快速的商业化落地,打通商业闭环,并以技术引导着用户的需求,从而其实也实现了某种确定性。


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消费者在产品非线性增长过程中,逐渐适应并被培养出更确定的消费需求,企业准确把握了这些市场特性,同时在产品的吐槽声音中不断完成着产品系列迭代,最终做到了爆品频出。


机器人大讲堂了解到,作为国内走在前面的消费外骨骼机器人探索者,英汉思动力的外骨骼机器人目前已经实现低于3公斤的轻量化自重,正结合生态控制理论和学习算法,朝着更具优势的自重不断进军。同时在产能上,英汉思动力的年产能正尝试与供应链合作爬坡到新高度,已完成下阶段的众筹目标。而这也意味着英汉思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的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从而带来更强的市场吸引力。


因为无论是更高性能的电机,还是碳纤维或者更高级的材料,都有望在终端需求的快速带动下大量应用,最终让外骨骼机器人全产业链完成小众化、单一化走向批量化、市场化的过程。这必然又是一次堪比无人机的中国供应链升级机遇。


而抛开那些商业因素,相信对于中国任何一个老人来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或许比勤俭节约来得更加重要。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