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咨询 > 分析

中台架构争夺战,智慧医院信息化下一步怎么走?

发布时间:2023-10-27 来源: 胡军 智医信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为一个业务复杂、数据要求高的行业寻找一个新的架构模式,一直是HIT寻找的方向。

01
写在前面的一些话

高可用、高并发、标准化、服务化、知识化等逻辑交织在一起,成为HIT面临的主要挑战。
前30年,HIT架构模式是“地基和房屋”不动,动的是“内部装修”,我经常引用“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来以此形容,这种模式导致HIS系统出现臃肿、复杂、拓展性差、服用能力低、数据质量低、解耦能力差等问题。
前10年,随着医疗业务的发展,HIT也面临复杂业务系统的集成交互问题,松耦合的集成模式渐渐崭露头角,比如SOA、ESB等,但这些集成模式本质上解决的还是数据交互问题,而非业务本身问题。这里并不是说其不好,只是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那怕现在也有重要的意义。
前5年,随着HIT数字化转型,行业出现一个全新的架构模式,解决传统业务和技术的诟病,包括业务解耦、组建复用以及应用臃肿问题,中台在2018年左右逐渐火了起来,随之,行业纷纷为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贴上中台的标签,如今中台顺利成为新一代的代名词,以至于让人眼花缭乱,对中台的理解也可谓是千人千面。
但无论如何标签中台,中台具备的一些“普世”特性,如降低复杂性、可重用性、快速敏捷、灵活稳定等是大家较为认可的,从特性上不难理解中台的本质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好比:今天要打扮漂亮点,这是思想层面,在这种思想下精心化妆,这是技术层面。
中台和微服务等就是这样,中台是思想,微服务等是实现方式,所以中台和微服务从来都不是等号或者隶属关系。
同时,做中台不是都要做或者一定能做,这需要一定条件,比如具备一定业务理解和实践、多个业务应用、一定数据标准、业务可拆可合等等。
02
共性复用是中台显著特点
中台作为新一代IT架构模式,其核心是共性复用,既能做到体系化的拆分,又做到系统性的复用。
如何找到共性?这个必须对医疗业务和信息化建设有较深的认识,所以做中台它不仅仅是提一个概念就行,如果对医院的业务不熟悉,就难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给予表达,无法找到中台的核心价值:共性。
具体到医疗业务当中,其实共性无处不在,比如预约、消息、支付、档案、病历元素、床位卡、结构化护理文书等等,这些都是较为细小的划分了。有头部企业从大的划分上分为了10个领域,这10个领域又可以继续划分,划分到足够小,具体到多小?业务需要多小就可以多小,做到微服务化、颗粒度化和最小化,无论未来是接口、集成、生态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提到领域划分就不得不提领域驱动设计(DDD),它是一种软件设计思想和方法论,以领域为核心构建软件设计体系,将业务模型抽象成领域模型进行拆解和封装为领域设计,它与中台强调的共性复用不谋而合。
具体在系统上如何实现,下面这张图是比较好的一个表达,便于理解我们举一些最简单的例子:如患者档案,这个是贯穿着患者整个就医流程的内容,同时也是涉及到各个业务条线,比如门诊、住院、急诊、手术、重症、治疗等等,在这些业务当中患者的信息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那么我们需要去找到这些共性和个性内容,最终形成一个患者档案组件的资源池,去应对业务的千变万化,这就是对中台的一个业务表达。

微信图片_20231027105930.png

有了共性组件服务,如何实现复用?其实已经变得很简单了,我们在配置不同的业务场景时,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选择不同的组件,从而完成患者档案方案的完整组合,应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有几个特点:组件复用、组件同源、组件个性、轻量级配置、上手便捷等,同时再做的易操作性一点,还可以做到拖拉拽配置,拖拉拽调整组件顺序,个性化配置组件属性等等。

再比如一个床位卡的业务场景,传统做法就是每个业务场景床位卡上信息是统一的或者是不同的业务场景不同的床位卡信息。
基于中台思想,我们将不同业务场景下需要用到的床位卡组件信息进行共性分析,将所有涉及到的组件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床位卡组件资源池,无论前端应用场景需要什么信息,后端都可以通过一个组件资源池完成配置和管理。

微信图片_20231027105932.png

另外,再比如我们的护理文书,护理文书包括了护理评估单、护理常规文书、交接单、同意书等等,过去医院护理病历系统主要都是通过“画”来完成护理文书模板的制作,每一张护理文书的每一个组件都是独立切分的,数据不能同根同源。当我们分析完护理文书的每一个组件以后,我们将每一个信息拆分成一个独立的颗粒度足够小的元素或者组件,这样就可以做到可拆可合。

微信图片_20231027105935.png

当我们在应用于业务场景的时候,不论是护理记录单还是评估单或者其他文书,我们只需要在护理文书组建中选择即可,而且最核心的是每一个组建有且只有一个,具备唯一性。这样的好处是保证数据统一、结构化、可视化、复用化,不会出现传统一个组件两种数据的问题。
“物资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中台就是基于HIT目前信息化痛点基础上一种全新的解决思想,所以在中台思维下,需要重塑业务,把每一个业务系统的共同部分找出来、拆出来、合起来、用起来,分门别类管理和应用。
03
数据标准化是中台的基础
车同轨,书同文。数据标准化聚焦数据治理,让数据资源变成有价值的数据资产,是医院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也是一切技术和业务的前提。
重塑数据标准,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同根同源,过去30年医院信息化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缺乏统一数据标准,常常是标准滞后于业务,业务前面跑,数据后面追,导致遇到数据标准缺失的时候才制定标准,或者有标准不知道、不采用、不能用、不想用,导致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同一个数据源出现不同的结果,信息孤岛,数据烟囱较为严重。
在构建中台的时候,不仅仅是需要梳理医院业务,同时还需要梳理数据标准,梳理数据标准的难度和工作量甚至高于梳理业务,因为医疗数据不同于其他数据,它的特点是标准量大、数据标准多、数据结构化复杂、数据质量要求高。
医疗信息化各项标准和规范包括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少者几十部,多者上百部,特别是医学标准知识库,一些医学术语、数据元、数据模型、知识教材、医学字典等可能高达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更多的信息量,可想而知要准确和逻辑的梳理出这些标准并且进行定义、编码、映射难度有多大。
数据标准化是在元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同时有反哺元数据,建立数据的聚合、封装和共享机制,并按业务中台与数据的依存关系建立相应的数据构造模型,以支持业务中台中单个业务组件的运行。
比如我们在对患者“体温”这样一个数据标准化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梳理出体温的测量类型、部位、患者类型、区间、降温方式等等,因此标准化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
构建数据标准化时必须制定数据优化战略、完善数据架构、明确数据标准规范、完成数据治理,确保数据中台的数据质量,对数据生命周期进行评估,以相匹配的数据模型和数据为业务中台中的各项业务组件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新的事物的出现,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中台,既改变技术,更是改变思维。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