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

上海徐汇区加强三级医疗机构联动 打造功能化、人性化、智慧化医疗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24-06-16 来源:智医讯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在上海中心城区——徐汇区,卫生健康部门正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市、区、社区三级医疗机构协同联动,建设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功能化、人性化、智慧化医疗服务体系,让民众能在家门口获得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据悉,上海徐汇区目前拥有两家区域医疗中心--徐汇区中心医院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据悉,该区聚焦医疗服务“强腰、立地”。今年2月,徐汇区中心医院成功搬迁至龙川北路新址试运行,新院区为徐汇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区域南北医疗资源布局、满足徐汇南部居民医疗需求的重大民生项目。同时,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与危重症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大华医院积极向中西医结合医院转型,徐汇区康复医院和妇幼医院预计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徐汇区卫健委方面介绍,徐汇区以两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打造区内医学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检验中心平台,赋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专家下沉社区,开展门诊、带教、查房等工作,为经家庭医生转诊的签约居民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 

 

  在做精做实诊疗服务,力争在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上达到市级医院水准的同时,徐汇区还重点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据

悉,徐汇区中心医院已通过“国家胸痛中心” “国家卒中中心”“国家心脏康复中心”认证,市八医院已通过“国家泛血管建设单位”审核,并成为上海市心肺疾病与人工智能工程中心分中心。

  记者走访徐汇区中心医院了解到,该院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丰富紧密型医联体内涵建设,医疗服务能级得到整体性跃升,医院达到了提升医、教、研、管能力,落实分级诊疗的目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见成效。据统计,今年2月26日新院区试运行至今,门急诊1.98万人次,同比上涨4.95%;住院患者1.22万人次,同比上涨8.03%;手术患者1.80万人次

,同比上涨13.12%;三四级手术量4,888台,同比上涨24.09%;平均住院天数6.62天,同比下降11.99%;药占比30.73%,同比下降18.30%;耗占比19.32%,同比下降2.67%。

  据介绍,在第一轮医联体建设期间,医院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中山专家沉下来,手术操作、授课教学、查房会诊、专家门诊。徐汇医生走出去,参与查房、门诊或手术学习、听课培训、学习进修,达43312 人次。该院承担区域医疗中心承上启下功能,接收中山医院的术后及稳定期病人的转诊,主要集中在多发伤稳定期、心胸外科术后、肿瘤晚期、肿瘤术后、恶性消化道梗阻病员姑息性治疗转诊。

  在落实双向转诊制度方面,徐汇区中心医院下转社患者6984人次,社区上转中心医院患者5436人次。积极推动中心医院和社区联动,下社区查房 9875人次,下社区门诊15234人次,社区医生进修689人次,社区药师培训67人次。


 

  医院聚焦重点学科建设,葛均波院士工作站、张旭院士工作站、蒋华良院士工作站、“大国工匠”周平红内镜工作站相继落地医院。院士、大国工匠工作站带动了学科全面发展,心血管内科在葛均波院士及团队专家引领下学科影响力全面提升,心血管手术数量上升63.68%。

  据悉,该院强化中山医院医联体教学联盟,全面对标中山医院,加强教育教学同质化管理。在医联体新一轮建设周期中,徐汇区汇中心医院将继续围绕“一流区域医疗中心”目标任务,依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及中山医院优势医疗资源, 切实推进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据悉,今后,徐汇区将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模式和有效路径。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