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日前,杭州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到 2025 年,全市培育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大模型 2 个,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行业应用大模型 25 个以上。创建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 3 家,培育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 50 家以上。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 1000 亿元。人工智能在制造、医疗、金融、教育、消费、文创、科学、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渗透度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人工智能+”高价值示范场景。

主要任务方面,《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在杭州推动全国模型输出源地、算力成本洼地、数据共享高地、智能应用首发地等“四地”建设,并具体部署支持头部企业多路线攻关大模型前沿技术、深入实施核心技术研发计划等16项重点任务,加速前沿技术原创性策源、城市算力基础性建设、数据要素创造性配置、场景牵引变革性突破。重点支持模型研发企业开展模型前沿技术的基础性、试错性、颠覆性研究。建立面向前沿探索的要素供给机制和试错成本分担机制。加大AI芯片、模型算法、数据工程、具身智能、群体智能、类脑智能、AI4S等领域技术攻关支持力度。围绕深度求索、通义千问等开源模型,研发开发框架、数据集、工具集、智能体、软件应用等原创性技术产品,打造自主可控的AI开源技术生态。在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超前布局“算力飞地”。建设算力统筹调度、交易在线结算、算力券快捷兑付的市级算力资源调度服务平台,支持AI芯片设计企业和大模型厂商联合攻关新一代自主GPU计算芯片。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制造业集群。2025年新认定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招引人工智能亿元以上项目30个。培育智能计算新赛道,构建覆盖“芯片、板卡、服务器、集群、智算云、端侧 设施、运营服务”的产业链闭环。培育智能终端新赛道,支持企业加强智能眼镜、无人机、自动驾驶、智能家居、健康监测仪器、外骨骼装置等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培育智能空天新赛道;赋能未来产业新赛道。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