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记者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中国数据街”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获悉,首个全国性“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成功上线,实现了基本医保数据和商业保险数据的互联互通,使购买相应商业保险的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能够“一站式”完成医保和商保的同步结算,大幅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便利度。
“以前商保报销,单据得攒一沓,报销的钱到账少则三五天,多则要等十多天。现在医保商保一起结算,患者也不用自己准备材料和垫钱了。”随着首个全国性“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上周在京运行,患者余海为在积水潭医院享受到了便捷。
该中心是国家医疗保障局以医保数据赋能商保发展的试点项目,由北京市西城区承接,面向全国范围开展。该中心运营负责人周向鹏说:“中心为患者带来最直观的变化是,报销结算更便捷和高效。”
根据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国家医保大数据汇聚了全国13.3亿参保群众、37.6万种药品耗材和每年约600亿盒药品的医保相关信息,支撑着全国每年约3万亿元100亿人次医保费用的收入支出和即时结算。2024年12月,国家医保局批复北京市西城区开展“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试点建设,通过充分、安全地挖掘上述海量医保数据的价值,实现医保数据和商业保险数据的互联互通,再利用清分结算中心的“同步结算、产品精算、智能核保、高效核赔”等四大核心功能,解决传统商业保险在理赔中的痛点,提升了服务质效,让老百姓在感受数据带来的便捷同时,促进医保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目前,患者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快赔”:在完成常规医保结算后,患者只需在保险公司App上“一键授权”,系统就会自动调取加密的医保结算数据。该中心按规则计算理赔金额并反馈给保险公司,最快两三天就能完成赔付,全程无需患者再上传任何单据,一定程度缩短了传统理赔模式下动辄数天甚至数周的等待期。
另一种是“直赔”:患者在结算窗口,先后出示医保码和已绑定支持该功能商保产品的个人支付码,系统实时完成医保报销、商保赔付及个人自费结算,患者无需垫付一分钱,款项当场结清。
周向鹏介绍,人保寿险、中邮保险、农银人寿的部分团体补充保险支持“快赔”,长城人寿、中国平安的部分团体健康保障产品支持“直赔”。协和医院、复兴医院等已率先实现“直赔”。下一步,该中心还将接入更多保险公司和产品。
除了患者直接享受到的便捷,该中心还将推动一系列惠民功能落地。比如,“产品精算”功能,可以利用国家医保海量真实医保数据,为保险公司设计产品提供精准依据。换句话说,商保产品将更符合大众需求,更准确地吸引更多人参保。
“过去由于缺乏可靠风险评估数据,慢性病患者或既往症人群常被商保拒之门外。”周向鹏解释,“现在,基于全量医保数据的科学分析分类,保险公司能精准评估风险,设计出覆盖这些人群的产品。”这不仅让长期被排除人群获得“医保+商保”双重守护,也可以释放商保市场潜力。目前,首款运用医保数据针对创新药使用专门设计的“好药无忧保”产品已经上线,定价低于市面上同类产品,展现了使用医保数据促进国产创新药使用和研发的巨大潜力。
该中心提供的“智能核保”功能还有望简化参保流程,降低投保门槛;“高效核赔”功能则利用医保数据验证能力,为保险公司筑起风控防火墙,保障公平赔付,有效降低调查成本、缩短赔付周期。
周向鹏说,该中心将持续完善平台功能,加速推动更多保险公司上线适配产品,扩大服务覆盖广度和深度,深入挖掘医保数据价值,助力开发贴合公众需求的普惠型健康险。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