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

浙江数字医共体重磅升级:整合医疗数据,普及AI应用,县域就诊率提高至92%以上

发布时间:2025-07-20 来源:大健康派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发布《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底,基层就诊率达到67.5%以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1.5%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至47%以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至8.4%以下。到2030年底,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基层就诊率提高至70%以上,县域就诊率提高至92%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至50%以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至8.1%以下。

微信图片_20250720231127.png

《实施意见》多项内容强调数字赋能——


深化数字医共体建设,建设县域医共体统一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源调配、业务管理、质量评价、财务分析等数字化管理。推进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等多源医疗数据整合,实现区域资源互通共享。探索建立区域医疗、医保、医药数据管理平台,实现部门数据归集、动态分析和分享。


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对接“全省连续医疗服务分级诊疗平台”,并将转诊平台嵌入HIS系统,实现“一键转诊”。


推广普及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应用,深度对接区域HIS、影像中心等,全链赋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创新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服务,深化“浙医互认”“浙里护理”“浙里急救”“浙里健康e生”,迭代推广数字健康人·安诊儿,构建全流程数智医疗健康服务新体系。


《实施意见》提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全面推行“固定+流动+互联网+AI”巡回诊疗服务模式,实现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在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强调科学合理调整结构布局,合理调整总院规模和分院数量,各县(市、区)设置医共体数量最多不超过3个。医共体牵头医院原则上为二甲以上非营利性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纳入医共体管理,鼓励其他性质村卫生室自愿加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加入县域医共体。


提升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水平,推动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发展,持续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山区海岛县县级医院全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能力水平,每个县至少有1家医院主要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达到三级医院水平。


以县域为单位,完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五大中心”建设,推进县域审方中心、血透副中心、专病诊治中心建设。以医共体牵头医院药事科室为主体设立审方中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集中审核。加快心血管、癌症等专病诊治中心建设,推进多学科诊疗服务模式。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常规检查检验项目互认。


《实施意见》提到,强化多元投入保障。落实公立医院“六项投入”政策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按原渠道足额安排医共体成员单位财政补助资金,并适当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多渠道筹措的各类经费统一打包给医共体统筹使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地方政府债券,充分发挥社会资本、慈善资金、医院自有资金等作用,支持医共体相关项目建设。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