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备受关注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图片来自:政府官网
与往年不同的是,自2004年至2022年连续19个中央一号文件的题目都各有区别,但今年的一号文件与去年的一号文件相比,文件题目除了年份不同,其余完全一致,都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有专家认为,连续两年文件题目相同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也明确昭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就是始终不渝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说明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做好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的衔接,重心不变,主题不换,频道不调,保持工作连续性。
那么,今年一号文件在安排医疗卫生工作方面与去年乃至前几年有什么“连续性”和“新意”呢?
更加强调“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统筹”,
发力更全面力度更大
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方面,一号文件首先提出两个“统筹”,
一是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
二是统筹解决乡村医生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问题,推进乡村医生队伍专业化规范化。
这一提法往年都没有。即使2022年有提,但也仅仅只是“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这与今年的精准度、力度显然不可相提并论。
今年的两个“统筹”,一个是“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核心在于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求能看病、保障好。另一个是统筹解决乡村医生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问题,着力推进乡村医生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核心在于确保网底不破,使基层医生服务有“动力”。尽管去年也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提供村卫生室运行经费补助,分类落实村医养老保障、医保等社会保障待遇”,但显然今年的要求内容更全面标准更高。
去年的“县域统筹”,侧重于基本公共服务,因此更多围绕怎么做好医保管好基金,因此主要安排的是: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医保按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实现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推动农村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信息化建设,强化智能监控全覆盖,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落实对特殊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分类资助政策。
更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今年的一号文件特别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完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对长期服务乡村的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同时,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青年人才开发行动。
当然,这些利好农村基层的安排部署要起到应有的作用,还要看后续跟进的具体政策以及执行是否到位。
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
又双叒叕进入一号文件并提级加力、
提到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已经是连续第四年进入中央一号文件了,也是唯一获此“待遇”的。
2020年提出“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城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2021年提出“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行医保总额预算管理,2022年提出“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医保按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实现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但这三年文件提及“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都在医疗卫生板块内。
而今年写在了第三十三节“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中。在这一节,提出“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资源”,将发展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同发展城乡学校共同体、养老服务联合体一起部署。这种纳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大盘子”,或将成为县委政府主官要关注的事,其级别和力度必定会明显加大。
传染病防控既强调治本
也强调应急重点是重点人群医疗保障
东西部协作要继续深化
跨省医疗帮扶还要坚持
自脱贫攻坚以来,东西部合作发挥巨大作用,特别纳入考核后,力度深度持续深化。一号文件要求“稳定完善帮扶政策”。深化东西部协作,组织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脱贫县开展携手促振兴行动,带动脱贫县更多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这里并没有明确医疗协作,但实际上东西部两省关于医疗协作一直在深化,今年还将继续。
总之,尽管今年一号文件对于医疗卫生方面的安排看起来不很具体,比较宏观,但总体上内容更加全面任务更加艰巨。比如提出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实际上就涵盖了2021年一号文件中提出的“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采取派驻、巡诊等方式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选建一批中心卫生院。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持续提升县级疾控机构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全部内容。因此,更需要深刻理解全面掌握狠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