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医院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智慧医院建设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01-05 来源:建医界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1-2]。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提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智慧医院建设方案,以期更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3]。然而,在“十四五”时期,如何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以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成为当前医院管理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文通过剖析智慧医院内涵和建设思路,结合实际需求挖掘智慧医院建设的关键问题,为高质量发展下智慧医院规划建设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智慧医院建设与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程度逐步加深,直至出现“智慧医院”这一概念。有文献记载,我国自1965年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4],此后在临床科研、临床辅助诊断、医院管理等方面广泛应用。医院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单机单用户”到“多机多部门独立系统”,再到“局域网络化全院级系统”和“数字化医院”等。作为智慧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医院是医院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产物,主要涵盖范围为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和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5]。2018—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以下简称分级评估标准),旨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引导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持续改进体系和完善“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

按照分级评估标准和信息化建设规律,智慧医院建设理应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据此,智慧医院建设基本思路是按照“1库、1中心、1系统、1平台”的“4个1”架构,即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支撑基础上,依托智慧医疗产业服务机构(如软硬件服务企业、网络供应商等),将医院信息化服务的各个模块的子系统集成为医院综合服务系统,并将采集到的临床和管理等数据汇聚到医疗健康大数据库中;同时建立医院网络安全中心以保护数据隐私与安全,实现院内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最终将它们嵌入到智慧医院综合管理云平台(PC端、移动端等)上,并根据使用权限,面向患者、医疗服务人员、医院管理者等提供相应服务功能。


2、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智慧医院建设政策与规范体系不完善

智慧医院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医疗工程,需要政策引导与支持。当前,我国智慧医院建设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缺乏必要的指导性政策文件或建设规范,存在政策风险。智慧医院建设涉及多方利益主体,除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院及医务人员、患者等主体之外,还有医院外部的软硬件和网络供应商等产业主体,而相关法律规范仍不明确、组织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一是准入与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智慧医疗相关产业主体诱导医院建设;二是数据安全与隐私防护机制不健全,无论是医院内部负责后台数据运行管理人员及实现数据共享后的医务人员等,还是来自外部网络攻击等,均会导致医院医疗健康信息泄露;三是医疗系统数据标准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不同医院采用不同的软硬件设备等供应商,其采用的数据格式标准不统一、系统接口不统一等。当前,各应用系统标准规范匮乏且质量不高,导致信息无法深度整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不利于智慧医院建设。

2.2智慧建设目标与核心内容不明确

智慧医院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可借鉴的实践案例,到底“建什么、怎么建、何时建”等问题亟待回答。实际上,单凭现试行的分级评价标准无法给出明确的智慧医院建设规划方案,其仅是对医院的评级标准,而智慧医院到底应该建到什么程度,这需要医院管理者来回答。当前,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院对建设任务及其实现步骤尚不清楚,缺少符合实际需要的智慧医院建设规划。然而,在软硬件和网络等参建商诱导下,智慧医院建设常被粗暴地理解为实现网络信号全覆盖、布设智能化终端设备或服务系统等,如在4G满足需要情况下盲目实现5G信号全覆盖等。在建设内容尚不清楚前提下,医院往往限于“跟风”提新的需求,很容易被它们牵着鼻子走,造成投入大而产出预期小的风险后果,而且还会出现盲目重复建设等医疗资源浪费行为。

2.3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和动力不足

信息化建设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内容,其需要持续性信息化升级改造,涉及人才队伍、医疗技术和资金投入等。专业化医疗信息人员是智慧医院建设和运营的主力军,而有调查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信息化人力资源水平和质量不高,且41.8%的医院显示其信息技术人员很难满足日常工作需要[6]。医疗信息人员技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不仅需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还需要有医学知识和管理能力等复合型人才。当前,复合型智慧医疗人才匮乏现况是智慧医院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资金投入上,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模式以医院自行投入为主、政府支持和企业赞助为辅,主要用于软硬件设备和网络等建设投入较大,而且受医疗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后期升级改造仍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最终导致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动力不足和参与积极性不高。反过来,在难以控制投入产出风险的状况下,医院自身基础改造成本和资源整合成本等会削弱医院管理者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

2.4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智慧医院建设需要整合院内“碎片化”的医院信息应用系统,而医院现有系统对接标准尚未统一,导致电子病历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等各系统之间难以互联互通,这并不单是技术问题,更是人为造成院内信息壁垒。实际上,医院各科室或部门的业务系统条块分割问题、数据采集标准不一致且质量不高问题、医疗信息安全与资源价值问题等,加之智慧医院改变了传统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会引起医务人员的抵触行为,这些均会导致各个利益主体“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会共享”数据信息,进而无法实现院内数据信息互联互通目标。这主要归因于跨科室跨部门共享机制不健全和政策制度相对滞后等机制体制性障碍,缺少“谁主导、如何做”的利益约束和共享机制。此外,医院信息管理还缺少医疗数据的结构化管理和应用共享机制。

2.5不同患者或医务人员的需求差异性较大

智慧医院能够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效率,这表明医院建设要以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患者视角看,不同年龄层次、教育程度、疾病状况和就医观念等患者群体对智慧医疗服务需求差异性较大,比如年轻人会自主使用网上预约挂号、移动支付缴费、在线医疗服务、线上报告查询和自助打印等智能化服务功能,而老年人往往对信息技术接受程度有限,很难操作智慧化的移动终端设备。从科室和医务人员视角看,不同科室或部门对技术需求会有差别;而访谈医护人员发现,智慧医院能否给他们工作“减负”是其关注焦点,如代替医生提供智能临床决策与辅助诊断(如影像、心电等)、远程移动查房以及自助语音电子病历录入、代替护士给病人送药和用药交流的智能机器人、代替医护智能监控患者的智慧病房等。实际上,不同人群对智慧化新鲜事物接受程度是有限的,尤其是基层患者群体。有研究对发达地区医院的535名就诊患者调查发现,使用在线预约挂号系统和院内自助服务设备的患者数分别占35.33%和62.62%[7],表明患者主选使用医院内部自助服务设备,其传统就医需求与偏好需要引导。


3、高质量发展下智慧医院建设与发展策略

3.1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智慧医院建设规划方案

完善“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顶层设计,依托“先行先试”的实践路径,及时总结智慧医院建设经验和做法,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和数据接口标准,出台智慧医院建设目标和内容相关指导性文件。医院要成立以书记或院长为负责人的智慧医院建设领导小组,深入评估医院信息化水平和发展现况,详细制定智慧医院建设规划;根据分级评估标准,制定本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明确智慧医院建设总目标和分目标,找出智慧医院建设现况与目标间差距,按照建设内容或事项的“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在就医体验改善方面,重点从“诊前—诊中—诊后”各个环节入手,在预约挂号、线上诊疗、智能科室导诊、床旁结算和在线支付、延续性医疗服务[8-9]等基础方面做好建设规划方案。在系统整合方面,完善医院各应用系统布局,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集成化的智慧医院综合服务系统和管理平台。在保障机制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规范,创造人才、资金、技术等支持条件,优化智慧医疗产业生态环境。

3.2拓宽筹资渠道,优化智慧医院建设投入机制

智慧医院建设需要人、财、物、信息和技术等多方面投入,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在复合型卫生信息人才方面,医院可通过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等方式,提升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服务能力;积极探索设立院内卫生信息人才规划项目等,实现不仅“引得进”还要“留得住”高层次智慧医疗信息人才目标。另外,也可采用第三方参与人员投入模式,即通过签订合同,实现与第三方机构共同运营或完全外包给第三方机构,卫生信息人员为第三方机构所有,且向医院提供必要的信息化服务。在资金和软硬件设备上,一方面由医院完全出资购买智慧医院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设备和网络等;另一方面,医院可尝试与第三方机构等相关主体共同出资购买或第三方机构直接投入实物(软硬件设备等)和技术,通过“多方出资(资金和物资等)、合作共建”的投入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医院建设。

3.3打破利益桎梏,实现医疗信息数据互联互通

智慧医院建设利益是指与贯穿智慧医院建设过程的多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原则[10]。智慧医院建设不是医院自身能够完成的,其需要政府和社会第三方机构等多方参与建设和后期运营,这就会出现医院各科室或部门之间,医院与政府、患者、软硬件设备和网络供应商等参与方利益诉求不一致情况,急需建立符合各方实际需要的利益约束与激励机制,形成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一是政府部门要给予智慧医院建设与发展上的政策倾斜,营造良好的智慧医院建设氛围;二是医院主要领导要有足够的睿智和魄力,充分考虑医务人员和患者实际需求,统筹协调各个部门,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和信息壁垒,明确医院互联互通与共享机制,强有力地推动医院智慧建设;三是在安全监管模式和现有技术条件下,升级改造现有系统并逐步将“碎片化”的院内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院内医疗健康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总之,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不是技术难题,而如何打破利益格局才是核心问题,完善利益机制和赢得领导重视是打破利益桎梏的关键策略。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