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中医药交叉学科和智能科学大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正式发布了国内首部中医药大模型评测团体标准《面向行业的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和应用评估方法 第12部分:中医药大模型》,首次构建了中医药领域大模型量化评估体系。
据悉,中医药大模型评估聚焦技术和应用能力两方面,该标准主要涵盖场景丰富度、能力支持度、应用成熟度3大能力域,具体包括中医临床诊疗、中医教育、中药研究等13个能力子域,以及名医医案挖掘、辅助诊疗、中药生产加工、个性化诊疗等30余个能力项。
场景丰富度:
关注中医药大模型应用场景的覆盖广度,包括中医临床诊疗、中医教育、中药研究、中医药文化素养与健康等指标。
能力支持度:
关注中医药大模型的全流程技术能力,包括识别能力、分类能力、推理能力、生成能力、翻译能力等指标。
应用成熟度:
关注中医药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服务质量及效果,包括服务多样性、数据多样性、输出可靠性、服务安全性等指标。
据介绍,这一标准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14家单位共同编制,目前已为“大医金匮”“数智本草”等中医药大模型提供评测支持。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