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

AI+医疗新政落地,两大目标带来风口

发布时间:2025-11-19 来源:国楷集团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27年、2030年两阶段发展目标,从技术应用、数据利用、服务创新等八大方向部署了24项重点任务,为医疗健康领域的转型发展划定了清晰路径。  专家指出,《实施意见》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医疗服务、行业发展、产业生态和标准监管等多个关键层面。  


——惠及民众就医,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应用普及,提升基层医生诊疗和影像诊断能力,缓解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不均的问题。同时通过智能预约、预问诊、跨机构结果互认等服务,全方位改善民众就医体验。 

 ——指引行业方向,推动医疗卫生转型:明确2027年和2030年的发展目标,推动人工智能融入诊疗、康复等全链条服务,助力二级以上医院普及医学影像、临床诊疗等智能应用,为医疗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核心动力。  

——带动产业发展,构建产业共赢生态:将加速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同时鼓励政产学研用多方参与,借助医疗领域海量数据和市场规模优势培育大健康产业。  

——规范行业监管,持续筑牢安全防线:强调人工智能赋能而非替代的定位,创新分级分类监管方式,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这些要求,既能避免技术滥用风险,又能通过建立标准规范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安全、可靠、可控,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筑牢底线。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患者较多,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有所不均,医疗负担有所加重。《实施意见》面对这些挑战,确立了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创新驱动、安全可控的发展原则,明确两阶段核心目标:  到2027年,建成一批高质量医疗卫生数据集和临床智能体应用,在疾病早筛、慢病管理等领域形成可复制应用模式;到203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AI辅助诊断,基层医疗机构AI应用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完善"AI+医疗卫生"应用体系。  专家指出,《实施意见》多项内容直指预防医学痛点。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Copyright © 2022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旗下「智慧医疗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