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立医疗副总裁陈刚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依托“设备+AI”核心战略,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实现多产品线技术突破,多款搭载AI的高端医疗设备陆续上市。政策层面,公司紧抓医疗设备“设备更新”机遇,快速抢占市场;海外市场凭借三维推进策略,实现稳健增长。“未来,公司将深化AI与医疗设备融合,拓展医学影像AI和大语言模型应用,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全球领先品牌迈进。”
政策赋能
开立医疗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目前的产品主要为超声医学影像、消化与呼吸内镜、微创外科产品以及心血管介入产品四大板块。
医疗领域“设备更新”招标采购正为行业带来显著机遇。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及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陈刚称,四川、石家庄等地的中标项目中,开立医疗斩获高端设备订单超百台,短期市场份额提升显著。
谈及采购规模,陈刚强调,集采项目单次采购量达数百台,远超常规采购。他进一步透露,此次集采规模实现突破,部分项目单笔高端设备中标量创历史新高。
针对政策周期与价格影响,陈刚表示,“设备更新”政策尽管导致设备价格有所下调,但降幅低于药品和耗材。通过以价换量,公司销售总额稳步增长,市场份额提升更为显著,利润影响可控。“设备更新”政策有望为公司贡献一定的业绩增长,尤其在消化内镜领域,作为国内第一品牌,开立医疗将充分把握政策机遇。
陈刚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内镜产品品质,未来必将实现市场占有率的重大突破。此外,外科产品已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从多镜联合到4K荧光技术的迭代升级,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心血管介入领域,作为唯一参与制定血管内超声通用技术标准的企业,公司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耗材研发也不断取得进展,新产品将陆续推向市场。
加码研发和AI驱动
开立医疗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秉持“设备+AI”战略,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每年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达到20%左右。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3.7%。自创立之初,公司便同步布局海外研发中心。
今年以来,公司多款重磅产品集中获批上市,构建起多元化的业绩增长矩阵,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在AI技术研发路径上,陈刚强调,开立医疗坚持自主创新。“我们的AI系统从框架搭建、模型训练到数据集构建,均为完全自主开发。”同时,公司积极拥抱开源技术,将DeepSeek引入超声设备应用,结合自有超声语料库进行定制化训练,实现智能问答与语音交互功能。
在未来AI布局方面,陈刚透露,公司将重点聚焦医学影像AI与大语言模型两大方向。“我们将持续探索大语言模型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同时深化AI技术与设备的融合,让产品更智能、临床更便捷、患者更安心。”
三维策略深耕全球市场
开立医疗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9.70亿元,同比增长3.27%。
近年来,开立医疗通过“战略据点强化+新兴市场渗透+本土化运营深化”的三维推进策略,持续完善全球化战略布局,目前已辐射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在营销人才团队的建设及提升上通过内生外引的协同机制,对内通过股权激励+职业发展路径规划的长效绑定机制的建立,保持了人才团队的稳定。
“在海外市场投入策略上,开立医疗坚定选择加大投入,走本地化发展道路。”陈刚介绍,公司正逐步开拓多国市场。多年来,开立海外市场表现出色,目前正升级完善海外布局,在当地建立公司并大量聘用外籍员工,目前外籍员工人数在海外业务员工中占比已超半数,实现全球市场规划与数据化管理。
开立医疗也在积极加快海外产品注册。陈刚表示,医疗产品的注册周期长达一年甚至三年,需要提前布局,才能获得新的增量。而加强海外代理商队伍建设,加大代理商的发掘与培育,将开立医疗的设备落地到各个国家,这也是个长期的过程。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