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7日,爱康医疗(1789.HK)发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38.17%。收入增长主要归因于自2022年4月来,中国实行的带量采购政策加速进口替代,医院对集团的产品需求旺盛。同时,集团丰富的产品线有效的满足了差异化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销售收入的增长。
2022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21.09%,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净利润增长主要归因于上述收入增长,加上在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下成本及开支相对稳定所致。
爱康医疗于2003年在北京成立,2017于港交所上市,是中国骨科植入物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2004年上市第一款膝关节产品,2005年上市第一款髋关节产品,2009年首家引进3D打印技术用于骨科植入物研发,2015年获得中国首张3D打印金属植入物注册证,3D ACT人工髋关节系统经过临床验证获准上市,同时相关核心技术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爱康医疗主要从事于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骨科植入物。公司将3D打印技术商业化且应用于骨关节及脊柱置换植入物,尤其专注于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植入物。
公司开发的3D精确构建技术解决方案帮助外科医生模拟和规划手术,简化手术过程,提供个性化手术器械及手术前选定植入物,并显著改进患者的康复进度。

2022年,骨科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年的手术量也由于这些因素有较大起伏。2022年4月起,全国关节植入物带量采购的招标结果开始在全国范围陆续执行,此次带量采购的执行给整个关节乃至骨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执行之后,关节手术量迎来了小规模的增长,也推动进口替代的加速。四季度,由于受疫情影响的医院无法正常开展手术,在此期间的手术量也因此减少。2021年9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医保局」)组织的关节植入物带量采购中,髋膝关节植入物的终端价格平均下降80%以上。带量采购执行之后,公司面临着在新的价格体系下重建商业模式、理顺外部供应链各环节和调整内部生产运营结构的双重挑战。公司一方面积极协调经销商,及时明确销售政策,保障带量采购执行后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另一方面,公司提升生产运营能力,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该集团在全国关节带量采购中三个品牌四个品类全线中标,并且在所有品牌中获得最大中标量。该集团在带量采购结果执行后,抓住关节植入物带量采购结果执行后行业竞争格局调整的重大机遇,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广泛的医院覆蓋,提升了关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保持了该集团在骨科行业的领导地位。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05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8.2%,实现纯利人民币204.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21.1%。此栏目下的髋膝关节植入物业务包括常规技术制造的髋膝关节产品和3D打印技术制造的髋膝关节产品。该集团通过不同的制造技术为客户和患者提供全产品线的骨关节植入物,包括适用于初次、复杂、翻修以及重建手术髋、膝关节植入物及工具。带量采购结果执行后,该集团品牌下的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快速增长,尤其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增长迅猛,带动了公司整体髋膝关节植入物业务的增长。该集团通过此次带量采购,进入多家核心三甲医院,提高了中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尽管带量采购导致了初次髋膝关节出厂价格的下降,但是髋膝关节销量的增加较好地弥补了出厂价格的下降。同时,公司包括丰富的产品线使得公司可以积极响应临床多样化的手术需求。2022年,集团录得髋膝关节植入物收入人民币921.4百万元,同比上涨44.7%。该集团拥有完整的常规脊柱和创伤产品线以及3D打印脊柱产品。该集团凭借特有的3D打印技术,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公司一方面借助3D打印技术,提供丰富的脊柱融合手术的专业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不断探索3D打印定制化技术在脊柱创伤领域的应用,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2022年9月,国家医保局委托天津联采办开展了全国脊柱类耗材全国带量采购。该集团理贝尔和爱康两个品牌的脊柱产品均中标。公司后续将配合未参与带量采购的3D打印产品,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组套,巩固并提升医院的手术量。2022年,该集团的脊柱和创伤植入物产品实现收入人民币60.0百万元,同比下降24.3%。定制化产品是指基于不同患者的差异化病变和病理特征,通过患者匹配式设计,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骨科植入物产品。该集团目前拥有2个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药监局」)批准的3D打印定制化产品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54个合作医院定制式产品备案。InnovativeCostomizedOrthopedicSolution(「ICOS」),借助在3D打印及图像处理领域的优势,致力于打造骨科创新定制平台。在此平台下提供包括术前规划、骨骼模型打印、定制截骨导板、3D打印定制内植入产品等服务及产品;涵盖了关节、脊柱、创伤、骨肿瘤等部位;而且依托于此平台与全国范围内医院共同合作开发,建立3D打印骨科定制工作站,完成相关定制产品的研发、注册、推广。目前,该集团已经与重点三甲医院建立合作,例如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2022年,该集团的定制化产品及服务实现收入人民币47.0百万元,同比增长101.3%。该集团持续打造创新引领、技术与市场结合的研发体系。一方面在带量采购覆蓋的产品线的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以市场需求驱动关节植入物的创新;另一方面发挥3D打印技术的优势,研发差异化和定制化的产品满足临床差异化需求;同时布局数字智能骨科和生物材料板块。2022年,该集团获得了6个中国药监局批准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膝关节假体TMK胫骨垫片、用于口腔的骨填充材料、单间室膝关节假体、含维生素E髋臼内衬、半肩关节假体,以及髋关节置换手术导航系统。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集团共拥有中国药监局批准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72个,欧洲监管机构批准的CE认证15个,以及2个美国FDA的认证。在创新产品方面,高交联聚乙烯膝关节垫片的获证以及陶瓷球头增规获批进一步丰富了公司髋膝关节的产品线,为临床提供超耐磨关节摩擦界面解决方案。单髁假体获证,填补了公司保膝产品线的空白,公司可以提供膝关节完整的临床解决方案。骨填充材料的获批,标志著公司首个生物材料产品上市。髋关节可视化智能辅助系统获得注册证,是公司首个数字化手术装备正式进入市场,标志著集团正式进入了骨科手术导航及机器人系统领域。在3D打印技术方面,集团制定了ICOS定制流程,尽量满足医院日益增加的需求。ICOS定制化产品进一步丰富,实现了全踝关节解决方案的突破。3D打印截骨导板取得产品注册证,从数字化技术方面提供髋、膝、脊柱及创伤产品的手术定位解决方案,为定制化3D打印工具开发奠定了基础。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集团共获得发明专利192项,实用新型专利424项,已授权PCT专利20项。北京爱康研发中心荣获2022年度首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理贝尔研发中心获批2022年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创新工作室资质。2022年国家关节带量采购顺利落地,爱康医疗实现整体业务实现平稳过渡,进口替代趋势明显加速。爱康医疗在此过程中取得多项突破。公司通过带量采购进入更多医院,成功覆蓋全国超过90%的省级医院;成功突破了包括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等多家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医院,顺利开展手术。公司建立了与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创伤中心等多个合作项目,通过项目合作加深了与国家级核心医院合作。AK品牌的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海外客户实现稳定的手术植入,海外收入达到新高。2022年9月,在脊柱全国带量采购中,集团下属理贝尔和爱康品牌脊柱常规产品顺利中标,3D打印脊柱产品进一步拓展省级医院,新进入超过30家省级重点医院。公司通过丰富的产品线和综合解决方案全方面保障临床不同的手术需求,继续保持了客户的黏性。爱康、理贝尔、天衍、JRI多品牌联动,以更灵活的方式应对市场不同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2022年,该集团为关节带量采购落地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围绕临床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及差异化的市场学术活动,继续扩大集团在髋、膝全产品线解决方案提供者的领先地位。持续推动开展「大师计划」、「膝膝相关、髋髋而谈」关节系列研讨会、「Pathways」等品牌学术项目,并与「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合作开展「数字骨科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提升研究课题」,旨在推动全国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加强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3D打印等数字化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开展。集团致力打造一个集创新产品平台、国际化优势技术平台、以及客户平台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平台模式,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术式推广外科医生教育项目,并搭建不同层级、不同方向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1)3D打印骨填充物:依托该集团在3D打印技术的积累,公司推出各类骨填充物,一方面加强整体稳定性,另一方面促进植入物与骨质间的长久骨整合,在包容性骨缺损、非包容性骨缺损、骨质疏松、局部硬化叠加非包容性骨缺损以及翻修骨缺损等临床中应用,保留了更多骨组织,为关节假体提供更为可靠和长久的支撑作用。2)国内首款高交联、双系统膝关节单髁置换系统:该产品系统包括活动平台、固定平台两种设计,可以满足不同临床适应症,丰富了爱康膝关节产品线,进一步扩大了爱康医疗在膝关节的产品优势。3)3DACT双动全髋产品系统:作为国内首个3D打印全髋关节产品,该产品可以提供更大的脱位距离,减低了脱位几率。该产品灵活的置钉设计,可以提升臼杯的即刻稳定性。4)SRII先髋产品系统:爱康医疗联合国内骨科专家开发针对先天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的SRII先髋产品系统。该3D打印先髋臼杯系统革命性的改进设计,允许40mm臼杯就可以选择陶对陶界面,有效地降低了先髋手术难度,提升了病人手术疗效。该臼杯与SRII股骨柄一同组成了先髋产品系统,达到同类产品领先水平。5)集团推出了首款国产关节置换可视化智能辅助系统-VisualTreatmentSolution(简称:VTS)系统。该系统将3D打印数字化技术与可视化智能辅助技术相结合,适应髋关节置换术中复杂的工作环境,从术前CT数据处理、3D手术规划,到术中的实时可视化追踪及髋臼假体植入等全流程进行辅助。VTS系统凭借医工交互进行术前规划与可视化实时监控的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性能和临床疗效。1)依托「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平台,针对髋关节置换中难度较大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技术,公司与「SRII先髋系统产品上市后多中心项目」成员医院专家合作推出「先髋之道」体系化课程,旨在推动医生对疫病、手术技术、患者管理等全面提升。
2)依托Pathways品牌学术活动平台,建立中外医生的沟通学术平台。该集团本年度共完成了3场Pathways学术专场活动,邀请国内核心研发专家在国际平台进行学术宣讲,超过25,000名中国医生学习观看了本次学术活动。Pathways品牌学术活动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提升爱康医疗学术品牌。3)2022年,凭籍「大师计划」平台,该集团继续围绕髋膝关节翻修产品推广及培训,针对医生的专业提升需求,展开了多场线上线下学术活动,依托建立的省级培训中心,累计覆蓋近300家重点医院。4)「膝膝相关、髋髋而谈」关节系列研讨会在围绕复杂、翻修手术技术开展医生系列培训课程,提升医生手术技术、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本年度该集团共开展了40多场学术活动,学术内容涵盖了髋、膝关节初次、复杂、翻修、骨缺损重建等,累计培训医生超过300,000人次。随着新冠疫情的缓和以及关节全国带量采购的执行,中国骨科行业的不确定性消除,行业将逐步恢复快速发展。该集团将适时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带量采购后的行业变化,包括但不限于:1.以3D打印定制化技术(「ICOS」)为引领,进一步推动3D打印产品的商业化应用3D打印技术一直是该集团的核心优势技术之一,该集团也是目前中国唯一拥有3D打印定制化产品注册证的公司。随着医生和患者对产品的要求逐步提高,个性化的需求增多,定制化的产品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3D打印定制化产品也将进一步实现商业化应用,在四肢小关节、脊柱和创伤等细分领域提供更多的临床可能性。2.以技术和服务提高中高端市场占有率,巩固大众市场的优势地位作为拥有较长历史的国产品牌,该集团一直在大众市场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在此次国家带量采购中,该集团凭借品牌和渠道优势,获得了最大医院申报量的份额。未来,我们将以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服务,通过多样化的学术及市场活动聚焦核心医院,抓住带量采购带来的进口替代的机遇,巩固该集团的市场优势地位。3.保持该集团在中国骨科行业的领导地位,强化骨科创新践行者的形象作为国产关节领域的龙头品牌,该集团将通过打造「关节大师」、「脊柱融合大师」等产品战略,用优秀的产品满足临床的需求,提升该集团在骨科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该集团将持续推动数字骨科技术商业化,并布局新型生物材料领域,加深与基础研究机构的合作,强化骨科创新践行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