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下达2025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标志着今年医疗卫生领域的第二波财政补助正式落地。

根据通知,此次补助资金总额1.38亿元,专项用于支持“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资金的明确使用方向包括:支持盘活利用现有场地、给予激励性奖补、培训从业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配备安防设施、减免租金等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相关支出。
与此同时,通知也明确了资金的“负面清单”,规定不得用于以下方面:基本建设,向家庭和个人直接发放育儿补贴,向托育机构直接发放托位建设补助、运营补助,偿还托育机构举办人或单位相关债务,人员劳务、工资、福利、津补贴等费用发放,涉及审计、督查等发现问题未有效整改的项目,以及已从中央基建投资等其他渠道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
各地补助资金合计1.38亿元。名单如下:

今年已下达补助资金超390亿元
今年以来,财政部已连续下发多批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相关补助资金。回溯至今年8月,“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下达2025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发布,财政对示范项目补助资金每个1亿元,共20亿中央财政预算下达。
除上述两项外,补助资金还覆盖了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按照财政部已发布的2025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预算的系列文件,今年以来补助资金合计已超过390亿元。

财政投入方向发生明显转变
从已公布的各项补助资金用途可以看出,当前财政补助资金的重点方向正在发生明显转变。随着公立医院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向也随之调整。 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预算”的第二批财政补助资金为例,该预算专门用于支持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这些项目主要聚焦三大方面内容:一是提升市县级公立医院诊疗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二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三是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动信息化赋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而此次针对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的补助资金用途中,“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也赫然在列,预示着智慧医院建设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这一共同点凸显了数字化、信息化在医疗体系改革中的核心地位。 这一系列财政补助资金的连续下达,体现了中央财政对医疗卫生领域能力提升的持续支持,也指明了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点方向。随着这些资金的落地实施,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