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信息化的世界里,有两类人最容易被忽视:
一类是“只会干”的,干得多但不会表达,别人看不见你的价值; 另一类是“只会说”的,说得好但不落地,干活全靠甩锅。
而真正走得远的,是第三类人:组织型人才。
一句话:既能理解系统技术的边界,又能洞察组织运转的逻辑,还能推动协同、解决问题的人。
组织型人才不是职位高,而是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以前大家觉得信息系统就是“配合临床”搞搞系统、打打补丁、维护下机房。
现在不一样了。
你还在“被动运维”的模式里混日子,人家早在“系统即业务”的新游戏里打主场了。
领导不再满足于你说“这个系统我们已经部署了”, 他们只关心:“这个系统有没有帮我多拿1000万医保?”
这意味着,你不是在做“项目”,你在交付“结果”:
所以,懂组织、懂业务、能协同的人,才是医院最稀缺的那批信息化人才。
Python、Java、K8s…这些技术你精通了,三年一变,一旦不学就淘汰。
但你能搞定10个科室上线一个协同系统的能力,一旦养成,就是你永远的护城河。
组织型能力 = 未来信息化人才的“底层通用操作系统”。
▶ 训练方式:写“需求报告”时,多写一页“场景抽象与成因分析”。
▶ 训练方式:做一次“项目角色图谱”,搞清楚每个环节的人想要什么。
▶ 训练方式:每次项目结束做一次“价值复盘”,输出“从上线到结果”的路径图。
你想一直做那个在机房搬设备、调接口的人, 还是那个被称为“医院信息化转型推动者”的人?
你可以一时不懂技术,但不能永远不懂组织。 你可以暂时只是执行者,但你必须有成为影响者的目标。
懂技术的太多,能搞定人和事的太少。在组织的游戏里,会搭系统的是王者,会整合人的才是将军。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