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获悉,2月21日,国家癌症中心印发《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4年,以肿瘤诊疗质量切实提升为目标,加大肿瘤诊疗质量管理与提升工作力度,制订并完善促进肿瘤规范化诊疗提升相关评估标准,发挥国家级、省级区域医学中心、大型公立医院的引领作用,建设一支专业化、规范化肿瘤诊疗人才队伍。
《方案》从十个方面明确了“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的具体要求:落实肿瘤专科医联体建设,加强肿瘤领域“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方案》要求,充分发挥大型医院的辐射和引领作用,落实肿瘤专科医联体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以区域为中心落实加强肿瘤专科医联体建设,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依据各级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的机构定位及职能,以患者为中心,形成技术指导、上下联动、分工协作、中西协同的服务模式。同时,在肿瘤诊疗服务领域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增强优质服务的可及性。《方案》提出,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学科讨论制定综合诊疗方案,多学科联合查房实施相关检查治疗,监测评估诊疗效果和病情进展,积极推行“单病种,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制定MDT诊疗标准化操作流程,提升参与MDT肿瘤患者比例,持续优化肿瘤诊疗模式。《方案》指出,各级医疗机构可依托国家癌症中心肿瘤信息数据库,进行肿瘤规范化诊疗行为综合评价,分析不合理诊疗行为,规范患者全周期治疗过程中的检验检查。《方案》明确,各医疗机构持续开展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强化肿瘤用药管理,规范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探索建立本单位重点监控目录及超常预警制度,依托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结果分析,加强诊疗过程中抗肿瘤药物全过程管理。《方案》要求,构建国家、省、市三级癌症防控网络,进一步完善国家级区域性癌症综合防控体系建设着重关注常见高发癌种的筛查工作,针对适宜肿瘤病种制订完善筛查指南,明确筛查方法,注重提高肿瘤早期识别能力和机会性筛查水平的实操性,提高早期肿瘤筛查率,全面推进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策略。按照各级医疗机构要根据肿瘤诊疗需要,《方案》明确,严格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加放疗医师、放疗技师和医学物理师配备和培训。对于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展放疗技师所需的相关培训课程,加快质子重离子治疗等先进治疗技术开展,通过上下级医院联动,在放疗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放疗方案设计、放疗质量监控、辐射防护安全等方面规范并提高各级医院的放疗水平。《方案》要求,通过制定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相关规范,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培训教育,从而在营养支持、症状控制(包括癌痛等)、心理干预和安宁疗护等方面加强各医疗机构的整体意识和水平,将姑息治疗理念融入肿瘤诊疗全过程,减轻诊疗副作用,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案》强调,加大肿瘤规范化诊疗过程中相关业务培训及考核力度,开展包括肿瘤诊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诊疗指南(规范)、临床路径、用药指导原则等培训。充分发挥专家力量,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及工作人员肿瘤规范化诊疗意识,对肿瘤诊疗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方案》提出,加大科普宣教力度,普及肿瘤防治知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理性的健康观、生命观。要重点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要求的宣传,提高肿瘤患者及家属政策知晓率和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诊疗行为辨识能力。《方案》要求,结合我国国情及各地方诊疗水平发展现状,通过制定常见癌种国家肿瘤规范化诊疗评估指标、提升目标及考核要求,建立并完善肿瘤诊疗质量管理评估体系。以各省及各医院为单位,开展肿瘤规范化诊疗能力提升质量与效果评估工作,根据评估及考核结果,有针对性地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实际诊疗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