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国家层面发布了二十余项医疗领域相关政策和文件,其中既包括年度或阶段性成果总结、标准等文件的修订更新,也包含对未来工作的指导规划。这些政策多次聚焦医疗质量提升、医保基金监管等核心任务,信息化、智能化成为重要支撑;随着各类评审取消现场检查、监测指标不断细化,医疗机构的数据处理与应用能力正面临更高考验。
【成果总结】以数据驱动医疗体系升级
这一部分聚焦2024年及此前的工作成果,展现医疗领域在监管、信息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进展,为2025年工作奠定基础。
《国家医保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发布部门: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5.1.17
2024年全国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查实欺诈骗保机构2008家。大数据监管模型成 “利器”:通过 “异常住院”“倒卖医保药品” 等模型追回近6亿元,“男女检查用药”“糖化血红蛋白” 等筛查线索追回近1亿元,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损失31亿元。药品追溯码 “码上监管” 全面落地。
《北京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部门:北京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1.21
2024年成果:建成9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覆盖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基层转诊覆盖全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超50% 村卫生室实现与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让181项检验、300项检查结果全市互认。
2025年重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强化 “三医” 联动、深化分级诊疗,持续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发力医疗大数据与 “人工智能 +” 行动。
2023年度国家医疗健康信息
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结果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5.1.20
2023 年有16个区域、259家医院参与测评,其中17家通过五级乙等,155家通过四甲,85家通过四乙,2家通过三级,信息化互联互通水平稳步提升。
《2023年度全国三级
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
发布时间:2025.3.28
连续6年引导下,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更规范:医疗服务效率提高,运营体系健全,信息化支撑升级。2023年,电子病历4级及以上医院占比87.99%(较 2022 年提升 4.96 个百分点),51家医院达6级(全流程闭环管理 + 高级决策支持),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筑牢基础。
《2023-2024年度
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
发布部门: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3.25
全国30个行政区的1007家医院参与调查:电子病历4级通过率最高(56.01%),3级占21.25%,5级占9.83%,医院信息化建设呈现 “阶梯式” 提升特征。
《2024年度县医院
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5.19
2059家参评医院覆盖98.93%县域,县医院功能定位更清晰:医疗效率、规范诊疗水平提升,运营精细化,人才韧性增强。超90%县医院作为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龙头” 作用凸显。
《关于做好2025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
发布时间:2025.4.10
2025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99元,新增经费用于优化老年人健康管理(新增胸部DR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慢性病患者分级管理(强化非药物干预)及健康教育(9月集中宣传月)。推动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服务,推广 “互联网 + 健康管理”,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进展
发布部门: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5.1.17
截至2025年1月,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国家医保局正加快建立独立险种,目标实现全民覆盖。重庆、威海等地优化评估流程,缩短评估时限至 30 个工作日,并调整护理服务结算方式,强化精准保障。
新生儿医保 “出生即参” 政策落地
发布部门: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5.1.17
吉林、山西等地探索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参保、在线申领医保码,实现 “出生即参”“床边即办”,及时报销新生儿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生育医疗费用。江西、海南等地对新生儿参保给予政府全额资助,减轻家庭负担。
【标准更新】以标准化筑牢行业提质根基
标准是行业运行的 “标尺”。2025年上半年,多项核心标准迎来修订,更强调数据驱动、贴合临床实际,为医疗机构提供更明确的发展指引。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5年版)》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6.10
在2022年版基础上修订,补充近两年政策要求,优化功能定位、床位规模等指标;取消 “现场检查”,聚焦232项核心指标,数据监测占比 100%,切实减轻医院评审负担。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
绩效监测操作手册(2025版)》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6.27
遵循 “稳、统、准、简” 原则,对22项指标调整:新增医疗收入增幅等 5项指标,补充9项指标要求,明确9项指标内涵,让绩效监测更精准。
《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
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发布部门: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4.6.15
整合各地产科类价格项目为30项,单独设立 “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 等项目,支持医疗机构提供人性化分娩服务。重庆等地据此规范产科服务价格,设立39项新价格,停用50项旧项目,明确医保支付政策。
【质量控制】全流程管控筑牢安全防线
医疗质量是行业的生命线。2025年上半年,政策从目标设定、制度落实到专项整治,构建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推动诊疗行为更规范、患者安全更有保障。
《2025 年国家医疗
质量安全改进目标》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发布时间:2025.3.21
结合2024年改进情况与监测数据,新增 “提高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率” 为国家目标;40个专业领域新增13项质控目标,修改8项,删除眼科 “提高青光眼前房角镜检查率” 目标,更贴合临床需求。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落实情况监测指标(2025 年版)》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发布时间:2025.6.3
从机构管理、诊疗规范、质量安全3个维度,监测首诊负责、三级查房等 18项核心制度,提出35个量化指标,聚焦关键环节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
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
发布时间:2025.6.20
2025年6月至2026年5月,针对全国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1年专项整治,重点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电子病历管理不到位等10个突出问题,推动质量管控常态化。
《关于促进医养结合
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
发布时间:2025.5.8
推动医疗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医养结合机构需建多学科团队(含医师、康复师、社工等),支持医疗机构向养老机构延伸服务(如设家庭医生工作站);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医保及长护险范围,鼓励 “互联网 + 远程诊疗” 和中医药技术应用。同时强化监管,要求医疗区与养老区物理隔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老年健康服务质量管控体系。
《关于建立医保数据
工作组更好赋能医疗机构发展的通知》
发布部门: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5.1.23
要求各统筹地区全覆盖医保数据工作组,定期向机构 “亮家底”(基金收支、DRG/DIP付费等)、“评绩效”,稳定预期,促进共享共治。福建等地通过数据可视化应用体系,实现医保数据定向发布,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
《国家医保局关于公开发布第一批智
能监管 “两库” 规则和知识点的公告》
发布部门: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5.5.23
推出5类规则共11290条知识点,聚焦药品与服务项目使用限制,推动监管向 “事前事中精准防控” 转型;鼓励医疗机构接入智能提醒系统,从源头减少违规。
2025 年上半年的医疗政策,以 “数据驱动、智能升级、质量优先、资源下沉” 为核心脉络,既锚定了 “十五五” 开局的关键方向,也为医疗机构划出了清晰的行动坐标 —— 从医保基金的智能监管到电子病历的全流程闭环,从 AI 技术的临床落地到县域医共体的深度协同,每一项政策都在推动医疗健康行业向更高效、更精准、更普惠的方向迈进。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