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引领下,医疗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智慧医疗的重要路径。区域医院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作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先锋,旨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破解当前医疗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医疗服务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效能。
一、项目背景:顺应时代,破解难题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等,医疗信息化建设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在“直连扩面”和“三医”联动工作的推动下,医疗服务的便捷性显著提升。然而,区域医院的信息系统仍存在“小、碎、散”的问题,业务割裂、数据分散,无法满足当前“三医”联动的工作要求,也制约了医疗数据要素价值的发挥。因此,区属医院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应运而生,旨在通过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升级,推动区域医疗服务的全面优化。
二、建设目标:多维度提升,打造智慧医疗生态
项目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致力于构建统一的数字能力底座,提供业务应用一体化能力,支持数据驱动的决策,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优化医院运营管理水平,并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项目将实现以下核心目标:
1、构建统一的数字能力底座:通过建设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协议,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跨系统、跨院区患者主索引标准统一,强化信息互联互通。同时,实现与卫健委、医保局等现有系统的对接融合,支撑更大范围的医疗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
2、支持数据驱动的决策: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医院综合决策分析系统,为医疗管理和决策提供实时、精准的数据支持。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助力医疗质量提升和管理模式创新。
3、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通过建设电子病历系统、提供多种便捷的医疗服务渠道等措施,实现患者信息的无缝对接,减少重复填写信息和重复检查环节,提升服务便捷性。打造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的健康服务闭环,满足患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就医需求。
4、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简化就医流程,优化检查和治疗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和重复环节。通过实时监控和评估医疗服务过程,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质量问题,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优化医院运营管理水平:以业财融合为重点,建设医院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院运营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管理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医院整体效益。
6、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构建智慧医院系统。实现医院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提升医院整体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三、技术实现:灵活可扩展,保障系统稳定高效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长期运营,本项目采用基于Java/OGSI/SOA的灵活、可扩展架构,结合当前主流的互联网技术,确保系统具有负载均衡、高可用性、弹性调整与灵活扩展等能力。同时,提供基于标准数据集、数据元素以及各类专用术语库的交互与集成等公共服务,解耦的同时充分考虑未来的扩充、整合和复用。这一技术路线不仅满足了医院24小时不间断的业务运行要求,也为系统的持续发展和高效率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信创推进:国产化适配,筑牢安全基石
在信创推进方面,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信创要求,在信创平台环境下完成建设、开发和集成。采用国产服务器、国产数据库、国产终端和国产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确保系统对国产化基础环境和浏览器的良好兼容性。同时,因部分终端设备国产化替换需逐步进行,系统也确保能兼容非信创终端环境。这一信创推进策略不仅降低了信息安全风险,提升了项目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为未来国产化适配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实施路径:分步推进,确保项目成功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本项目将采取分步推进的策略。首先,进行需求调研和标准规范体系设计,明确项目需求和建设标准;其次,进行系统开发和集成测试,确保系统功能和性能满足要求;然后,进行数据迁移和系统上线,实现新旧系统的平稳过渡;最后,进行项目验收和后期运维,确保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组建专业的项目团队,明确团队成员分工和职责,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