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物联网

官方!最新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发布!

发布时间:2023-04-13 来源: 医护多复康学霸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5月27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超声诊断等5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的通知》。

微信图片_20230413133444.png

通知提到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健委组织制定了超声诊断、康复医学、临床营养、麻醉及消化内镜诊疗技术5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本次更新的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在康复科床位占比、治疗师床配比,护士床配比等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同时针对脑卒中、脊髓损伤、髋、膝关节置换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介入率、介入时间做了说明。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言语功能、吞咽功能评定率,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定率,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评定率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评定项目做了说明。

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预防实施率做了相关说明。

与2021年发布的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相比,本次新版质量控制指标更突出指导性,在相关内容上只做了指导与说明,没有给出硬性的指标与规定。

而是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项质控指标和各种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自我管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并按要求做好相关指标信息的上报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413133458.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超声诊断等5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的通知》解读:


1、质控指标起草的背景和必要性

质控指标体系是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规范的医疗质控指标体系对加强科学化、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委陆续制定印发了部分临床专业质控指标、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国家限制类技术质控指标,对促进相关专业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充实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我委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业国家质控中心不断更新完善相关质控指标。按照工作安排,现印发超声诊断、康复医学、临床营养、麻醉、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等5个专业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

2、主要特点

指标遴选制定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科学性。根据相关专业主要病种、重点技术和诊疗过程关键环节遴选指标,充分考虑指标的监测价值、敏感度和导向作用。

二是规范性。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指标的定义、计算公式、意义进行了明确界定,对部分指标进行了补充说明,防止出现误解误读。

三是可操作性。充分考虑指标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并对指标进行了统一编码,便于行业交流和信息统计,适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质控组织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管理工作中应用。

3、指标的应用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项质控指标和各种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自我管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并按要求做好相关指标信息的上报工作。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质控组织要根据质控工作需要,在国家发布的质控指标基础上,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细化、扩充相关质控指标,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强化指标应用,促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相关信息收集、分析,通过年度《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等形式定期反馈医疗质量安全情况,并将医疗机构有关质量情况纳入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

以下为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原文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