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医生早查房时间。在上海天佑医院神经内一科病区,医生推着“移动医生工作站”进入病房,通过面前的屏幕,他可以随时随地调阅患者的病史资料、影像学检查、住院情况、病程记录、用药情况、各种检查结果等,还能直接下达各类医嘱。
▲神经内一科病区医生早查房的情景
在康复大厅,一名下肢运动障碍患者穿戴着外骨骼机器人正在练习行走。这台颇为“科幻”的设备融合了传感、控制、信息、移动计算等技术,相关康复数据与上海天佑医院的康复大屏和康复管理系统连接,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全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
▲智能康复机器人
未来照进现实,背后是上海天佑医院对智慧医院建设的深刻理解和精心部署。“智慧医院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提升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途径。”上海天佑医院总经理卓立峰表示,医院信息化项目结合国家卫生健康政策和医院发展战略,采用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同时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对部分医疗服务进行了流程再造,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为信息化建设和医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智能、高效、精准 回归医疗服务本质
智慧医院建设绝非上海天佑医院管理层的一时兴起,而是建立在多年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深厚基础上。
▲卓立峰总经理在信息系统升级启动大会上动员讲话
作为新希望集团“数字灯塔项目”建设示范医院及蓝生脑科旗下智慧医院建设试点,上海天佑医院于2023年2月启动了信息系统全面升级和医院智慧化建设,结合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改革2.0”,秉承“提质、增效、发展、创新”的理念和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模式,依靠信息化建设“五步法”打造信息化体系。2024年2月,建设项目获得“新希望数字科技十大创新成果”奖,持续获得新希望集团全方位的支持与赋能。
▲新希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畅参观智慧医院 几年来,上海天佑医院围绕“临床系统优化升级、医疗管理逐步覆盖、康复科重点建设、智慧服务不断提升”等板块推动医院医疗信息化建设从“信息化”向“智慧化”转型,移动医疗和护理查房系统提供临床便利,智能诊断系统提高诊疗效率,云影像中心实现数据共享,药学管理系统实现药品信息资源共享,临床辅助支持决策系统优化治疗方案,互联网医院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融合发展,高压氧治疗管理系统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康复管理系统提升康复治疗水平。 ▲智慧床旁交互系统 除了上文提及的“移动医疗工作站”,目前“护士站看板终端”“多功能智护屏”等十余个智能系统均已在院方全部病区投入使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通过护士站看板终端,医护人员可一端完成从呼叫管理到护理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并通过智能输液管理、生命体征智能采集、智能防跌倒监测、血糖管理、智慧床旁交互、智能呼叫等多个系统,让病区护理实现智慧化,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住院患者只需动一动床旁的“多功能智护屏”,按提示操作就可完成呼叫、查询费用、报告查看、影音娱乐、健康宣教、床旁点餐、满意度调查等,一个智护屏就相当于患者的“数字陪护员”。 “医疗智慧化不仅优化了患者就医体验,也改变着医护人员的工作方式,真正回归医疗服务的本质。”卓立峰介绍,“效率”和“精准”是上海天佑医院各个智慧医疗场景的关键词,不仅重塑了医护工作流程,更成为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医疗、服务、管理 全面接入AI时代 在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一款名为“蓝小医”的机器人将AI医生、问诊开方、疾病早筛、紧急呼叫等功能融于一身,备受媒体关注。这是蓝生脑科旗下专业的脑病智能科技公司开发的AI多模态健康服务机器人。作为蓝生脑科旗下智慧医院建设试点,上海天佑医院同样将人工智能作为叩开“未来医院”大门的抓手,全面引入蓝生脑科的AI技术。据介绍,在智慧医疗场景,上海天佑医院通过AI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基于大数据协助人工开展肺结节、冠脉CTA血管、头颈部CTA血管、肋骨骨折等阅片;云影像中心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跨区域、跨医院、跨个人的电子化医学影像数据互通、互联、共享;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实时管控诊疗风险,闭环管理用药安全,蓝生AI智能体辅助诊疗全过程…… 今年3月,蓝生脑科在上海天佑医院举办首场核心管理干部集中学习,主题聚焦“AI赋能医疗”。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沈灏在会上指出,医学和AI正处于快速融合阶段,智能医疗助理、个性化治疗推荐系统、医疗健康监测系统等人性化AI系统将是主要增长点。与系统相对应的,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药品配送机器人等医疗机器人设备将更多地出现在临床应用场景。 ▲智能机器人配送药品场景 在上海天佑医院门诊大厅,黑色敦实的智能配送机器人“佑小弟”自下午5点起在病房和药房之间“跑腿”。护士用手机预约“佑小弟”服务,药师们“派活”后,“佑小弟”便会按指令自动导航,将药品送到指定病区护士站,护士输入密码即可取出所需药品。“佑小弟”每次出发最多可去达5个指定病区,曾创下一夜往返药房和病房30个来回的记录。据介绍,上海天佑医院将扩大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逐步实现药品、检验标本等智能化配送。 ▲卓立峰总经理调研高压氧信息化建设 “智能”二字不仅面向医护人员和患者,也同样融入医院日常管理。据称,院方的HRP系统(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可实现耗材全程追溯,从手术刀到纱布,每个医疗耗材的“前世今生”都能追溯,既杜绝浪费,又保障安全。DIP医保改革驱动精细化管理,医疗管理系统实现精准科学管理…… “医院持续探索智慧医疗新场景,通过AI技术提升医院的质量安全和服务效率,让患者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温暖。”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