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下达2025年第九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在此次公布的计划中,由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项目共计11项,涵盖数据术语、数据产品、公共数据资源、数据基础设施等多个关键领域。
这一动向对于正处于深化应用阶段的医疗大数据行业而言,无疑是一项重磅消息。标准化是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互联互通、释放数据价值的基石。此次集中规划的国家标准,将为医疗健康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更清晰、统一的“通用语言”和“操作指南”。
·发布机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管理: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计划性质: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
·涉及领域:数据术语、数据产品、公共数据资源、数据基础设施等
·相关文件:附件《11项数据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清单》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已要求各标准所属工作组制定详细推进计划,并督促牵头单位抓紧落实,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以保障标准的质量与水平。
虽然这11项标准是通用数据领域的标准,但其制定与实施将对医疗健康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1.统一“数据语言”,促进互联互通:“数据术语”类标准有助于统一医疗机构、科研单位、企业之间对数据定义的理解,减少歧义,为跨机构、跨区域的医疗数据共享与科研协作铺平道路。
2.明确“数据资产”,探索价值转化:“数据产品”相关标准将帮助界定和规范健康医疗数据产品的形态、质量和服务模式,为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流通与合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3.盘活“公共数据”,赋能公共卫生:“公共数据资源”标准有助于规范和推动政府拥有的公共卫生、医保、人口健康等数据资源的开放与利用,为宏观决策、流行病预警、健康管理等提供强大数据支撑。
4.夯实“数据基座”,保障安全高效:“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关乎数据存储、计算、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保障海量敏感医疗数据安全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底座。
此次1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计划的集中下达,标志着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从计划来看这11项标准将在2026年10月5日前完成报批。这些国标是医疗大数据行业标准的重要基石。我们应积极关注这些标准的制定进程,并结合医疗行业的特殊需求,参与到相关征求意见环节中。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