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录:
设施安全管理
公用设施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
(一)设施安全管理
医院在实施设施安全管理中,要求院领导应统筹医院设施安全管理年度计划实施的全过程;部门分管院领导应协助院长推进医院设施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医院安全生产委员会需监督日常的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对总务部门上报的设施安全隐患和改进方案做出审批,负责确认每年设施安全管理计划;总务部门应负责制订设施安全管理计划;监督保安人员对院内安全的巡视、疏导;院内道路交通安全、全院门锁钥匙、监控设施管理,应急情况下保安人员调度等各项工作;负责监督管理水、电、气、锅炉、冷、暖、氧气、污水站、电梯维护、物资保障、其他社会化服务等部门安全运行;研拟制订医院环境设施风险预防预案;针对可能风险事件进行侦测、预防、分工、演练等,降低风险事件对医院造成的危害;开展全院服务,做好安全保障以及应急支援工作,并处理各项管辖的行政业务;员工应积极配合科室落实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参与设施安全管理培训、演练,协助总务部门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设施安全管理的策略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
1.设施安全性保障策略 落实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管理并执行相应措施,确保医院设备设施安全正常运行由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多部门联合检查,每月按计划进行区域巡查。 2.设施安全的日常管理 严格求救呼叫铃、建筑、家具设施的日常维护,应做到每月至少1次的例行检查。 3.主动巡检维护程序 主动巡检维护程序包括外部和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机制对医院整体公共安全进行检查,主要包括消防安全检查、污水水质检查、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内部审核主要依照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和保养的时限执行检查项目:机电部门负责对医院内建筑、室内外公用设施等每月一次安全巡查,巡检项目包括建筑物内各类生活设施,各类设施设备巡检保养计划;总务部门每月进行物业检查;节假日前总务部门协同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成员进行设施设备安全检查。 4.安全计划的更新 总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医院发展规划,制订年度设施安全管理计划,并报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核。年度计划的更新制订,必须充分考虑每一个安全隐患因素,包括消防安全、院感、环保、实际工作、设备等方面要求。计划应包括工程名称、计划执行时间、工期、特殊改造要求等。 医院应根据计划制订配套预算。预算应包含本年度计划内所有已审批拟落实的更新项目,并预留部分应急改造预算。每项环境设施更新和改造的预算必须根据实际空间格局、改造要求等进行初步预算,将预算项目报安全生产委员会,项目落实前,必须再次预算复核,报院长办公会通过。 5.建筑物更新的实施计划 维持建筑设施符合感控、有害物质和消防要求,应做到建设施工不带来医院感染、人员安全等方面的隐患。总务部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必须严格根据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评估每个施工环节对周围医疗环境可能带来的安全和感控风险,做好防护工作。 建筑物的新建、改扩建、装修和验收维护必须根据使用科室的实际需求,制订合理的可行性方案并上报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核,院长办公会审批;新建、改扩建项目根据使用科室对建筑内部格局、动线流程、水电暖布置的要求,结合医院感染控制和消防安全的风险评估,根据工程造价制订科学的建设方案;建设过程中,需保证施工对医院正常工作造成最小影响,如对施工噪声的控制,施工原材料的存放和加工、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废弃材料的处理等,都需充分考虑周边医疗单元、病人、员工及来访者的影响程度。如因工程内容必须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如夜间吊装、强照明施工、焊接切割等,需提前1个工作日以上告知可能受影响的部门和人员,并尽可能缩小影响范围。 项目验收和维护:建筑设施如有涉及吊顶内施工的,吊顶内部作业完成后,总务部门、院感办、审计人员进行验收查看,确保电气线路、管路安装符合要求,并落实消防二次封堵。在建筑设施竣工后:总务部门、审计部必须共同对项目进行验收(必要时院感办参与),如发现需整改之处,汇总签发总务部门整改。整改全部落实后,该项目核准交付使用。维修策略:新建、改扩建项目根据建设合同规定,具有一定周期的质保期(通常情况下为一年),质保期内,常规维修由对应施工安装单位负责处理,应急维修由总务部门负责第一时间解决。 6.监测机制 做好设施设备巡检记录,医院设施安全维护由总务部门监督,物业各班组人员执行,每日巡检设备运行状况,如有特殊状况或异常事件发生,应翔实记录在巡检表单备注栏或运行故障记录本内,上报总务部门。 总务部门负责管理全院设施的安全维护,并针对设施维保单位的服务项目给予评价。遇有异常事件,维保单位立即处理并在合约规定的周期性维保反馈单内呈现,汇总后送总务部门。主要监测指标为每月病区卫生间防滑标识完好率(每月病区卫生间防滑标识实际完整数/每月病区卫生间防滑标识总数);绩效指标的监测则由总务部门负责实施监测评估,PDCA模式作为绩效改进的基本工具,确定改进措施和质量改善;年度评估则由总务部门每年结合法律法规及优质医疗创建标准、数据收集分析对计划进行年度评估,内容包括计划的目标、范围、有效性等方面。年度评估提交医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进行讨论,并将提出的建议作为改进活动的一部分整合到设施安全管理计划。 7.教育训练 教育训练分为新入职员工教育训练与公用设施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培训。 新员工入职必须接受岗前培训,了解工作环境中需管理的设施设备,掌握公用设施故障处理的报告流程,提高发现隐患的能力,达到岗位要求;各公用设施管理班组的作业人员需进行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及技术技能的培训,并取得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保证上岗证书在有效时间内,应按国家规定进行复检。班组和部门每年制订培训计划,至少每年一次考核员工所需具备的技术和技能,并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 (二)公用设施管理 公用设施是指医院所使用的高低压电力设备、生活供水系统、医用气体系统等设备设施,包括大型动力设备和特种设备。大型动力设备是指医院目前在用的空调机组、冷冻水泵组、冷却水泵组、生活水泵组、空压系统、负压系统、配电柜、变压器、消防泵等。特种设备是指医院目前在用的电梯、锅炉、液氧罐等压力容器。 公用设施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医院电力、饮用水、医用气体可以持续每日24小时连续7日供应,满足医院医疗工作开展的需求;保证医院各类公用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在发生电力、供水、医用气体中断、设备故障失效等情况下的紧急应变处理切实有效。 公用设施管理的实施需要全院上下的协同配合。医院应统筹公用设施管理年度计划实施全过程;部门分管院领导应协助院长推进设施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医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监督日常的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听取总务部门汇报的设施安全风险、重要设备故障等问题,对改进项目做出审批并监督实施,负责确认每年设施安全管理计划。 总务部门负责制订医院设施安全管理计划;监督机电人员对院内设施安全管理的落实;负责设施设备安全及应急物资的监督管理;拟制定医院各项风险预防预案,对可能风险事件进行观测、预防、分工、演练等;指挥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电人员的调度等各项工作,使风险事件能及时妥善处理;组织开展安全制度培训;对收集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机电部在总务部门的指导下,执行各项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协助总务部门开展安全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组织开展治安安全培训,收集所有数据,上报总务部门;医学工程与信息部负责管理医院各项医疗器材、设备的保养、维护、修复和医疗设施设备巡检计划拟定,监控点及其数据管理;员工应积极配合医院设施管理工作,参与培训、演练,协助总务部门开展突发事件处理工作。 公用设施管理的策略与措施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1.预防性安全策略 各类设备分管部门根据国家规定和设备风险等级制订本部门“年度设备巡检保养计划”,并认真做好每日巡检和记录。 2.制订公用设施安全管理的计划目标 当月发电机空载运行合格率达到100%;每季发电机带载运行合格率达到100%;每月大型动力设备巡检完成率100%;每月特种设备巡检完成率100%;每季医院用水水质检测合格率100%;水电气、锅炉、液氧、压缩空气、中央空调按要求完成巡查1次/2小时;地下室集水坑的污水泵等设备运行检查1次/天,按要求完成巡查记录。 3.突发事件应急策略:依据医院风险评估得出的结果 供电系统:应保障医院24小时供电。医院采用市电一供一备为医疗服务提供24小时的电源,当两路电源均停止供电,医院首先采用柴油发电机,同时通知柴油供货商。每年按时对发电机的供电进行演练测试。依据管理制度规定设施巡查频率,维保措施;制定停电应急预案,用于保障指导医院突发停电事故。当发生双回路停电时,由发电机供电,依据保障重症生命优先、对医疗服务影响最小的原则,确定优先供应区,首先供应一级区域,待一级区域稳定运行后,逐步开放二、三级供电。 供水系统:医院应采用市政供水一供一备为医疗服务提供24小时的水源。院内供水方式采用将市政供水注入生活水箱,再由水泵将水箱水送至各使用部门的二次供水方式。生活水泵及蓄水箱(容量256m³)能供应院内连续用水10小时。当市政供水故障停水时,由消防水车提供不间断水源,保障医疗服务平稳运行,同时也会采取相应措施,限制科室用水。制定停水应急预案,确定优先供水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停水演练测试。 医用气体系统:医院的主要医用气体包括正压设备、负压设备、移动式瓶氧供应、中心供氧系统及病区的设备带等,应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和维护及应急处置。 空调系统:加强对空调系统的巡检和维护。 电梯设施管理:对电梯做日常巡查,依照维护保养规范,进行维护保养。 污水管理系统:对污水系统做日常的巡检维护。由有资质的公司维护保养,每半年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 水质监测措施:对二次供水、直饮水及排放污水等检测。 4.教育训练 教育训练分为医院新入职员工教育训练、各机电班组的作业人员培训、职业安全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求培训、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设备安全与节能教育、公用设施故障报告流程。 医院新入职员工教育训练主要包括医院整体环境介绍、建筑功能划分介绍、院内科室分布介绍。 各机电班组的作业人员培训主要进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以及技术技能的培训,并取得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取得证书后,也应按国家规定进行复检,保证上岗证书处于有效时间内。部门每年制订培训计划,每年不少于一次考核员工所需具备的技术和技能。 另外,还包括职业安全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求培训;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设备安全与节能教育;公用设施故障报告流程。 5.监测机制 报告和监测:公用设施安全管理计划是一个对设备采购安装—运行使用一报废拆除进行持续监控的信息收集和评估系统。 持续性能监测指标:持续性能监测可以帮助动力设备管理维持在一个稳定、安全、高效节能的水平。根据监测指标所做出的改进活动至少每季度一次汇报至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监测指标为当月发电机组测试正常率(当月发电机组测试正常次数/当月发电机组测试总次数。实施公用设施管理计划的绩效监测,以PDCA模式作为绩效改进的基本工具,确定质量改进机会和实施改进计划。
6.年度评估 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年应对安全管理计划进行年度评估,内容包括安全管理计划的目标、范围、性能指标、有效性。具体措施包括:根据风险评估后的风险等级评定,严格落实改善措施,并每季度向医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汇报;针对设施及环境的年度风险评估,选出严重影响医疗环境安全的项目进行持续改进,并检测达标率;对停水、停电、医用气体停气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以提高风险应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公用设施系统故障的应变能力,停水、停电、医用气体停气的应急预案演练次数至少每年一次。 (三)消防安全管理 各类评审评价对消防安全管理高度重视,除要求医院严格按国家规范执行外,要求医院能够利用管理工具对可能出现的消防隐患进行分析,制定降低风险策略。关注防火分区是否规范合理;消防设施设备完好及备用状态;疏散路径、方式的可行性;替代医疗场所设置;应急照明灯完好性;安全指示标识科学性;合理的应急替代资源设备、设施备用性及安全管理;全院气体阀门可及程度(包括高度、安装区域等);全院广播系统全覆盖;员工培训效果与实际发生状况的吻合性;吸烟限制可控程度等。